根管治疗术 Root canal therapy
RCT(名解) :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选。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根管,以除去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的愈合。
根管治疗器械分为:
1. 开髓器械:高速和低速手机、各种裂钻和球钻
2. 根管预备器械
3. 根管消毒器械:将根管消毒药物送入根管内,如:螺旋输送器、注射器、扩孔钻、棉捻、纸捻等
4. 根管充填器械
5. 照明及窥视器械,如手术显微镜
根管预备器械包括
1. 根管探查器械:主要有光滑髓针和根管探针
2. 拔髓器械:主要是倒钩髓针
3. 根管切削器械:包括不锈钢器械(主要用于探测根管通路和直径)和镍钛合金器械
K锉
H锉
机用镍钛器械包括:profile , protaper , lightspeed , Mtwo ,GT ,K3
4. 根管冲洗器械
1) 27号冲洗针头
2) 超声根管治疗仪。原理:超声冲洗时产生空穴作用、声流作用、产热作用,与冲洗液的协同作用 ,溶解和松动根管内坏死组织,清除根管壁玷污层
5. 根管长度测定器械。常用的根尖定位仪有RootZX
根管充填器械
1. 输送糊剂器械:螺旋充填器、扩孔钻
2. 充填牙胶器械:
1) 侧方加压器(spreader)
2) 垂直充填器械(plugger)
3) 携热器(heating carrier)
4) 热牙胶注射充填系统
5) 固核载体插入充填系统
根管预备
目的 :
1. 根管系统彻底清创,将根管预备成特定形状,便于充填
2. 冲洗洁净
根管清理:包括机械清理和冲洗洁净
根管冲洗的目的是:
1. 消毒灭菌,溶解坏死组织,有助于清除根管内残余组织、碎片、微生物
2. 润滑根管壁,利于根管扩大,减少器械折断的机会
3. 软化根管壁牙本质,有助于根管的化学预备
根管冲洗药物:洗必泰、次氯酸钠、酒精、过氧化氢、EDTA
根管冲洗的方法:
1. 注射器冲洗法:27号弯针头松松插入根管深部,注入冲洗液
1) 2.5ml或5ml注射器、25号或27号针头
2) 针头不能卡紧根管壁
3) 每换一次器械,冲洗根管一次
4) 每次冲洗量>2ml
2. 超声根管治疗仪:效果优于单纯冲洗液
根管冲洗的作用:机械冲洗、润滑、增加器械切削效率、防止器械折断、消毒和溶解有机物、发泡作用
影响根管冲洗效果的因素:药物种类、根管的直径、冲洗液的量、病变情况、根管内的玷污层
注意事项:疼痛、气肿、针头误吞
根管成形
目的:进一步清除感染;建立引流通道;便于根管内封药;便于根管充填
遵循三原则:维持原根管的形状;使根管具有连续的锥度;根管的冠1/2具有足够的宽度,能有效冲洗,预备后的根管能很好地适应牙胶尖的充填
标准:比原直径至少大3个器械号(用牙胶根尖糊剂充填)
概念
初尖锉:到达工作长度并与根管壁有摩擦感的第一根器械
初尖锉尖部的直径代表DCJ处根管的大小
主尖锉:根尖 预备的最大号根管锉(比初尖锉大3号)
注意事项:
1. 正确使用器械,防止断针
2. 先扩大根管口
3. 器械转幅<180°,遇阻力时不能用力过大
4. 扩大根管时,器械柄上应有标志
5. 边扩锉边冲洗
WL (工作长度)测量方法 :
1. 根管器械探测法(感觉法):根据术者的手感和患者的痛感来确定WL
2. X线透视或照片法:
3. 根管长度电测法:Apex locators
影响因素:
1) 根管内坏死组织碎片
2) 髓腔内金属充填物
3) 髓石或异物
4) 根尖尚未形成
5) 意外穿孔
6) 根管内潮湿(脓血、唾液、冲洗液)?
根管预备的方法
1. 标准法(standardized system):
适应证:直或较直的根管
步骤:开髓,确定WL,确定初尖锉大小,扩至主尖锉大小
特点:每根锉均达到WL
缺点:随器械号数的增加,其韧性减小,导致根管预备后出现缺陷(台阶、根尖敞开、肘部、穿孔、根管偏移、牙本质屑栓形成)
2. 步退法(step-back technique)
适应证:直根管、轻中度弯曲根管
操作步骤:
1) 根尖段预备:确定初尖锉及主尖锉,每根锉均达WL
2) 根中段预备:毎增大一号器械,进入根管的长度减少1mm。每次均须用主尖锉回锉,以维持根管畅通
3) 根冠段预备:2号(70#K锉)和3号(90#K锉)G钻预备根管口,使成漏斗形
4) 修整根管壁:主尖锉锉平中、上段细微台阶
3. 根向预备技术:(step-down technique),也叫逐步深入法
1) 定根管冠2/3长度(RAL ,根管入口长度 )并预备:35 #K锉无阻力到达后,用2号、3号G钻预备
2) 确定临时WL ( provisional WL,PWL ) 并预备:PWL即距根尖孔3mm处的WL,器械从30 #起依次递减 逐渐向根尖方向深入
3) 确定实际WL ( true WL , TWL ) :即距根尖孔1mm。插针拍X线片
4) 第二阶段预备:先用35 #K锉抵达根管内有阻力处,扩锉2圈,再依次递减扩锉根管至TWL
5) 最后预备至TWL的锉需比第一阶段的相应锉大三号
根向预备技术的优点
a) 减少根管内感染物被挤出根尖孔的危险,减少术后反应
b) 有利于根尖部清创及成形,减少器械折断的机会
c) 不必预弯器械,避免了器械的回复力
d) 避免预备弯曲根管时形成台阶
4. 镍钛非ISO标准根管器械及其预备技术
共性:
1) 非ISO标准设计、大锥度 (0.04-1.2)
2) 变形能力 和抗扭断能力 明显优于不锈钢器械
3) 多采用步进法 或单一长度 预备根管,适应弯曲根管
4) 成形效果好 ,可有效减少偏移、台阶等并发症
5. 根管的化学预备
理想的化学预备药物应达到的要求:溶解有机物及牙本质,清洁去污作用,有助于 根管消毒灭菌





常用处方:
EDTAC
15%EDTA(pH7.3) 17.0g 软化牙本质,用于狭窄或阻塞根管
蒸馏水 100ml
5mol/L氢氧化钠 9.25ml
cetavlan 0.84g 杀菌、消毒、清洁作用
Rc-Prep
EDTA 15%
过氧化脲 10% 杀菌
水溶性聚乙二醇 75% 润滑
Rc-Prep与次氯酸钠交替使用,可增加牙本质的渗透能力
EDTA
a) EDTA的脱钙深度 与接触时间成正比
b) 最佳效能时间为15min
c) 充满根管5min可使牙本质软化脱钙50~70um,但仅能软化根管较粗部分的牙本质 ,不能软化根尖1/3段牙本质
d) 与细菌的金属离子鳌合而抑菌
e) 对根管器械无腐蚀性
f) 对软组织有中度刺激
g) 有效去除玷污层
醋酸特快灵(克菌定)
a) 溶解牙本质粉末中的钙离子,使根管壁脱钙
b) 杀菌作用:杀灭G+、G-菌、真菌
c) 对组织无刺激性
d) 低表面张力去垢剂
e) 不能与肥皂、酚醛、氯化酚等配伍
f) SEM:0.5%醋酸特快灵处理过的根管牙本质小管宽大,管口开放,药物可达副根管及根尖1/3的三角区内
根管预备的效果
根管预备后仍遗留许多死角---根管壁并非光滑,根管并非都是圆锥形,临床上仅对主根管 进行扩大清理---根管通路,并非整个根管系统
牙髓手术显微镜、根管内视镜 是检查根管预备效果最先进的手段,可大大提高根管治疗术的精确性和成功率
根管消毒 root canal dressing
可进一步控制微生物、缓解疼痛、减少尖周组织的炎性渗出,巩固和加强根管预备的效果
包括4种:药物消毒、超声消毒、微波消毒、激光消毒
药物消毒
主要包括4类:氢氧化钙制剂、醛、酚及抗生素
理想性能:
1) 广谱及强有力 的杀菌和中和毒素的作用
2) 渗透力 强,能达到牙本质小管和侧支根管内
3) 持续 的消毒作用,药效维持24h 以上
4) 对尖周组织无明显刺激和损害
5) 不 使牙齿变色
6) 储存和使用方便
封药方式:
1) 药物蘸在棉球上,置于根管口
2) 含药物的纸尖或棉捻封于根管内
3) 非挥发性糊剂类药物送入根管深部
4) 封药时间:5~7d
常用根管消毒药物
1. 氢氧化钙制剂:
² 优点:
a) 杀菌作用 :可渗入牙本质小管中,刺激性小,安全无毒---升高根管内pH值,使LPS发生化学结构改变,释放OH-,快速结合脂质、蛋白质、核酸,增加细菌的膜通透性,造成脂质过氧化,蛋白质变性,酶灭活和DNA损伤
b) 诱导作用 :促进碱性磷酸酶 活性,增加毛细血管渗透性,诱发细胞分裂
c) 封药时间:1周
2. 甲醛甲酚合剂FC:不推荐使用
3. 樟脑氯酚薄荷合剂:
² 处方:对位氯酚 4.5g 刺激性大
樟脑 4.9g 使成液体,刺激性减小
薄荷脑 0.6g 镇痛,使樟脑氯酚不沉淀,并有一定粘度
该合剂杀菌力强,不凝固蛋白质,对尖周组织轻度刺激
4. 樟脑酚合剂(Camphor phend,CP):
² 成分:樟脑 6g
苯酚 3g
95%乙醇 1ml
² 作用温和,镇痛及抗菌作用较好
5. 丁香油酚(eugenol):
²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溶于乙醇
² 刺激性小,有镇痛及麻醉 作用
² 化学性、机械性尖周炎或活髓拔除后封入根管
6. 木榴油:
² 淡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² 刺激性小,可镇痛。遇脓液、坏死组织等有机物质仍有消毒作用
² 用纸捻蘸药液封于根管内
7. 抗生素:洗必泰根管控释系统、季铵盐控释系统、药物控释根充尖等
超声消毒
作用机理:
a) 声流效应、空穴效应、化学效应、热效应等
b) 冲洗液自身的杀菌效果及冲洗作用
l 仪器设备:多种品牌
a) 作根管预备时,功能调至最大
b) 根管消毒时,调至中等功率,作用时间:5min
c) 冲洗液:生理盐水、蒸馏水、次氯酸钠
根管预备后急性发作的疼痛反应原因:根管预备不彻底;根管预备器械的活塞作用,将部分根管内容物推出根尖孔
超声消毒根管的特点:减少根管预备后急性发作的疼痛反应;减少就诊次数,为一次性根管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微波消毒
作用机制:通过电场、磁场、微波场及热效应 共同作用,使病变组织及微生物的蛋白质固化,加速深层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炎症渗出
仪器设备:微波多功能治疗机
剂量控制:35mA,3’’
激光消毒
作用机制:光热作用、光化学作用、光电磁作用,使组织瞬间气化、熔融或凝固,达到封闭牙本质小管、切割软组织、杀菌消炎及凝固止血的目的
功能:根管清理,根管消毒杀菌、根管内髓石的清除、根管内残余活髓的处置、激光照射后根管壁的改变、光敏染料等
暂时固封
1) ZOE——1周,无缝隙
2) 牙胶
3) Cavit ,无缝隙
根管充填
目的和作用:
1. 封闭整个根管系统,防止再感染
2. 借助根充材料的消毒作用消除根管内残余感染,并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
时机:无自觉症状、无明显 叩痛、无严重气味、无大量 渗出液、无急性 根尖周炎症状
根充材料性能要求
1. 持续 的消毒作用
2. 与根管壁密合
3. 能促进根尖周病变 愈合
4. 充填后不收缩
5. 易于消毒 、使用和去除
6. 不使牙变色
7. 对机体无害
8. X 线阻射
材料
1. 硬性类根充材料:牙胶尖、银尖、钴铬合金丝、塑料尖等
² 牙胶尖的特点:
a) 可压缩 性、一定的组织亲和 性,X 线阻射 ,必要时易于取出
b) 加热 时牙胶软化 ,体积轻微膨胀,回到体温时,加热的牙胶出现收缩
c) 牙胶尖老化时变脆 (氧化)。在人工光源处储存加速其变质
d) 牙胶尖有轻微的抗菌活性 ,但作用微弱,达不到杀菌作用
e) 易溶于氯仿、乙醚、丙酮,微溶于桉油醇
2. 糊剂类根充材料:
² Vitapex糊剂(注射型)主要成分:
a) 氢氧化钙---抑菌、中和炎症酸性产物、促进牙本质及骨组织再生
b) 碘仿---抗感染,X线阻射
c) 聚过氢烷油
常用于乳牙根管充填或根尖诱导成形术
² AH-26
a) 基本成分是双酚A环氧树脂
b) 优点: 强放射性阻射(含氧化铋),低溶解性,轻微收缩,组织相容性
c) 缺点: 释放甲醛,延迟的固化时间,使牙齿着色
² AH-plus
a) 保留了AH-26 的粘性,增加了新的胺以保持牙齿的自然色泽
b) 双糊剂组分,工作时间4小时,固化时间8小时,必要时可从根管中去除
c) 在比较毒性研究中,比常规AH-26 毒性小
方法:侧压充填法、垂直加压充填法、热压充填法
侧压充填法
1. 试侧压针(充填前,必须使侧压针到达工作长度内1~2mm, 与预备的锥度和大小匹
2. 试主尖(选择与主尖锉相匹配的主尖,试尖,X线片确认)
3. 导入糊剂
4. 主尖就位
5. 插入侧压针(力直接从根管壁朝向牙胶尖,从侧方压缩牙胶尖)
6. 副尖就位
7. 反复插入侧压针及副尖就位,至牙胶尖充满根
8. 热器械切断髓室内牙胶尖,清洁髓腔
9. 垫底充填窝洞
疗效和评定标准
疗效:牙髓病、根尖周病通过根管治疗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成功与失败,或其最后转归的评估
影响疗效的因素:根尖周病变情况、充填质量、观察的时间
病例构成情况影响疗效:活髓或死髓;有无尖周病;因龋坏或外伤所致;牙周健康与否;患牙有无创伤性咬合等
疗效评估观察时间:WHO规定2年
疗效评定的病例数:
前瞻性研究---100~200例
回顾性研究---500~1000例
内容
1. 患者的主客观症状:
(1) 有无自发痛或咬合痛;
(2) 有无肿胀史、化脓史;
(3) 每次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的情况、范围和程度;
(4) 疼痛的诱发因素及缓解因素;咀嚼功能是否良好
(5) 病史和治疗史
2. 客观检查:
⑴ 牙体情况:牙冠修复是否合适、完整、叩痛情况;
⑵ 牙周情况:软组织颜色及结构、肿胀、牙周袋、窦道、松动度、有无触痛;
⑶ 全身情况: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
1. X线片:
⑴ 根管充填是否严密、合适;
⑵ 尖周牙周膜腔是否增宽,骨板是否连续;
⑶ 牙槽骨的密度、纹理是否正常;
⑷ 尖周稀疏区的大小、形态、密度和周边情况(术前后对比);
⑸ 根尖有无吸收;
⑹ 根管有无旁穿及器械折断
成功:无症状和体征、咬合功能正常、有完整的咬合关系、X线片显示根充严密合适、尖周透射区消失、牙周膜间隙正常、硬板完整;或无症状和体征,咬合功能良好, X线片显示根尖周透射区缩小,密度增加
失败:无症状和体征、咬合有轻度不适、 X线片显示根尖周透射区变化不大;或有较明显症状和体征,不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 X线片显示根尖周透射区变大或原来尖周无异常者出现了透射区





组织愈合的形式
取决于控制感染的效果、尖周病变程度、机体防御修复能力
根尖周病变愈合的5种基本形式:
⑴ 新生牙骨质或骨样组织使根尖孔封闭;
⑵ 根尖孔处瘢痕组织形成;
⑶ 健康的纤维结缔组织或骨髓状的疏松结缔组织充满根尖区;
⑷ 根管超填者有纤维组织囊包围;
⑸ 牙槽骨增生与根尖部相连而成骨性愈合
并发症及处理
1. 急性炎症反应:(10%)
原因:器械损伤根尖周组织;坏死物质推出根尖孔;药物刺激;根充时机不当或超充;根管内细菌毒力增强;修复体过高致早接触
处理:对因治疗
2. 器械分离:(2.09%)
原因:金属疲劳;操作不当;进路不通畅;器械质量不佳;消毒液腐蚀损害器械等
预防:对因预防
处理:
a) 拍片定位断针,若断于根管口,处理简单;
b) 断于根管中部又不能取出者,可通过旁路根充或塑化;若根管完全被堵,根尖周又有病变---倒充填或拔牙;
c) 断于根尖部,可利用其作充填物,加强消毒,密切观察;若根尖周病变或超出根尖者则倒充填
3. 髓腔穿孔:
原因:不熟悉髓腔解剖,责任心不强
诊断:插针拍片;根管长度测定仪测不出长度;死髓根管有血渗出
处理:
a) 穿孔直径<1mm---止血后盖氢氧化钙或ZOE,厚度<2mm
b) 穿孔大---截根术、牙半切术、根管倒充填术
4. 器械落入消化道或呼吸道:
原因:未用橡皮障,注意力不集中,患者体位不当
5. 皮下气肿:
原因:使用压缩空气吹干根管,或过氧化氢超出根尖孔,氧气进入面颈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
处理: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扩展到纵隔障,应住院观察
6. 牙折:
原因:开髓备洞、预备根管时过度切削牙本质,根充时侧向或垂直向压力过大;术后未降低咬合;牙冠、牙根有先天性发育缺陷等
处理:非龋性疾病已讲
预防性冠修复适应症:牙冠1/2以上缺损;功能尖缺损;隐裂牙;纵折牙根管治疗前后;Ⅱ类洞缺损
根管治疗后疾病 post-treatment endodontic disease
定义:根管治疗后患牙的根尖周病变未愈合或出现新的根尖周病变
发病率:占根管治疗牙的35%-65%
发病因素主要包括:微生物感染、根尖周囊肿、异物反应以及相关治疗因素等
微生物感染:
根管内微生物的种类:
² 未经治疗的根管感染:一个根管内可发现3~10种细菌,平均6种,以革兰阴 性专性厌氧菌 为主,伴兼性厌氧菌如链球菌、乳酸菌和放线菌
² 根管治疗后:革兰阳性非厌氧菌 如粪肠球菌;衣氏放线菌;白色念珠菌等,它们可单独存在或混合感染,是根管治疗后疾病的主要致病菌
微生物存在形式:
² 悬浮状态细菌---易被清除
² 生物膜细菌---较强的耐药性,能抵抗根管冲洗液的冲洗,不易被机械和化学预备清除——生物膜内的细菌新陈代谢缓慢,耐药性增强,是根管治疗后疾病重要的感染源
微生物的定植位置:
² 根管内---细小弯曲根管、扁根管、C形根管较难清理,根管侧支、副根管、管间吻合、根尖分歧、峡区,根尖分叉、牙本质小管等部位的细菌很难彻底清除
² 根管外---细菌直接扩散到根尖周组织;根管器械、感染牙本质或牙胶尖被推出根尖孔;经牙周袋扩散到根尖周组织
根尖周囊肿
根尖周袋形囊肿——囊腔与根管相通,有上皮衬里,根管治疗后可愈合
真性根尖周囊肿——囊肿独立于根管之外,囊腔内常含胆固醇结晶,根管治疗后愈合的可能性较小
异物反应:牙胶、糊剂、胆固醇晶体及其他(食物残渣、纸尖和棉捻中的纤维素、银汞颗粒等)
治疗因素
治疗过程中将外源性微生物带入根管、髓腔暴露不足、髓室侧壁或髓室底穿孔、根管遗漏、根管偏移、根管壁穿孔、根管欠充或超充等
根管治疗后未能及时进行严密的冠修复或修复不良,出现冠方微渗漏或修复后存在早接触、患牙治疗后出现根折等
根管治疗后疾病的诊断
根管治疗后1年应对治疗后的牙作出判断
1. 没有根管治疗后疾病:无症状,X线片无根尖周透射影
2. 确诊的根管治疗后疾病:有症状或根尖透射影范围扩大
3. 潜在的根管治疗后疾病:无症状,透射影范围不变或变小。可继续观察一年,如仍存在根尖周病变,则诊断为根管治疗后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