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执业医师

考试吧>执业医师>公卫医师>医学综合笔试>正文
2017年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总结(2)
考试吧 2016-11-21 14:36:07 评论(0)条

  >>>2017年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总结30套

  >>>关注“考试吧执业医师”微信,获取精华复习资料

  乙肝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乙型肝炎起病隐匿,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疲乏、厌食、腹部不适、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症状,无黄疸或轻度黄疸,检查可发现肝肿大,压痛、脾肿大、少数病人有肝区疼痛。

  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病期区别对待。

  1.休息:

  急性乙肝早期应卧床休息,慢性乙肝适当休息,病情好转注意动静结合,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劳。

  2.饮食:

  急性乙肝急性期宜进食易消化,含丰富维生素的清淡饮食,慢性乙肝病情反复不愈,宜进食高蛋白饮食。

  3.药物治疗:

  1)急性乙肝:大多呈自限性经过,各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中西药物进行的对症,退黄利胆为主的治疗。

  2)慢性肝炎: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调节免疫,保护肝细胞,防止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等疗法,药物种类繁多,可选用1~2种,疗程不少于三个月。

  3)重型肝炎:病情凶险,应加强护理,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积极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采取阻断肝细胞进行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功能,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腹水等)的综合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治愈率。

  传染病传播机制

  病原体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不但适应在机体的一定部位发育、繁殖,并且也适应在宿主机体外的自然条件下暂时存活,尔后再侵入一个新宿主,循此世代绵延,以维持病原体作为一个生物种的存在。此种更换宿主的过程,在流行病学中称为传播机制。各种传染病的传播机制可概括为三个阶段:①病原体自宿主机体排出;②病原体停留在外界环境中;③病原体侵入新的易感宿主体内。

  传播机制的第一阶段与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定位有关。例如,痢疾及霍乱的病原体是经口进入体内而定位于肠道,之后,经过繁殖,病原体从定位处随粪便排出。传播机制的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继续,它直接受第一阶段的制约,间接受病原体在体内定位的影响。例如,痢疾及霍乱的病原体均定位于肠道,它们都随粪便排出体外,但霍乱弧菌在小肠粘膜寄生,痢疾杆菌在大肠粘膜上寄生,由于定位的细微差别,两种病原体被排出的频率及随同的排泄物性质又有不同。

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获得医师资格证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10页精华点题讲义
获取医师笔试历年真题
获取2017医师最新资讯

执业医师万题库下载微信搜索"考试吧执业医师考试"

展开全文

执业医师万题库

更多
临床执业医师
临床执业医师
已有5844421人做题
下载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已有2734882人做题
下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已有106656人做题
下载

执业医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