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提示:下载“教师资格万题库”,立即开启刷题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王老师讲完新课,询问同学是否学会,班级里鸦雀无声,王老师环视教室,这时小明回答:“会了”,王老师说:“好的”。于是王老师进行了接下来的教学任务,王老师的行为( )。
A.正确,与小明的互动体现了因材施教
B.正确,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
C.错误,未能践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D.错误,只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
2.( )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学校
C.国家
D.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3.某小学五(三)班第三节英语课上,吴老师让学生反复记忆本节课的8个单词后,开始提问学生,吴老师让学生小明上黑板默写这8个单词,小明写对了6个,吴老师对答错的单词进行反复提问。小明仍是不会,气的吴老师对小明说“人家都是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你倒好,从哪跌倒,在哪跌死”。吴老师的做法( )。
A.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B.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C.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D.及时指出了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4.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5.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该老师( )。
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
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6.王同学为远在他乡的母亲写了一封信,老师无意间发现,未经王同学同意,将信在课堂上给大家大声朗读出来,以此鼓励其他同学向王同学学习。该老师的举动侵犯了王同学的( )。
A.人格尊严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肖像权
7.下列关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说法错误的是( )。
A.对受教育者进行奖励和处分的权利
B.依据本校情况调整收取标准的权利
C.依法接受监督的义务
D.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的义务
8.小王毕业后前往边远贫困地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依法应对小王( )。
A.提出表扬,且医疗要高于当地国家公务员的待遇
B.给予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
C.予以补贴
D.颁发荣誉证书.家属享有相应特殊待遇
9.某市教育局每年都将大量的经费和资源分配给当市升学率高的学校,这种做法( )。
A.属于实事求是,着眼实际
B.没有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C.对升学率差的学校起到激励作用
D.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
10.芳芳今年16岁,其父好赌成性,家里外债累累。父亲出于无奈与债主李某达成协议,当芳芳年满18岁时将同李某成婚。父亲的行为( )。
A.构成了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B.侵犯了芳芳的人身自由权
C.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没有构成犯罪.给予警告即可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考试吧教师资格"
11.一年(6)班夏老师上课期间发现班里小强的座位中放了一把短刀.但考虑到同学正在认真学习,就继续上课。第二天,听说小强将同伴小雨砍伤。在此事件里( )。
A.对于小雨所受伤害,学校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B.夏老师行为不正确,发现之时应立刻联系小雨监护人,将其带走
C.夏老师行为正确,正确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D.小强并无任何不良行为,夏老师无需多加询问
12.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不是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有效手段。
A.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
B.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
C.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D.安排固定作业量
13.“每一个学生都有被爱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做到(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
14.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家长会历来被认为是“优生的天堂,差生的地狱”,而对于三年级二班的学生家长老王来说,前日刚刚经历的一场家长会则是这句话的最佳体现。家长会上,班主任张老师对待优等生的家长犹如春风,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却冷若冰霜。张老师的做法( )。
A.可行,让家长感受到态度落差。回家后对孩子加以管教
B.不可行.教师的做法违背了依法从教的职业道德
C.可行.老师的态度从侧面上也反映出了学生在校的表现
D.不可行.教师应该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
15.现在有的教师暗示家长或学生,或明着向家长索要财物,根据家长送礼的薄厚区别对待学生。这样的老师违背了( )的职业道德规范。
A.为人师表
B.爱岗敬业
C.廉洁从教
D.热爱学生
16.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17.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的,曹操的是白色的,包拯的是黑色的……认为“白脸”表示( )。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
18.下列武器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首次研发成功,并用于战争的是( )。
A.坦克
B.重机枪
C.原子弹
D.潜水艇
19.我国以生产瓷器而闻名于世的古镇是( )。
A.佛山镇
B.汉口镇
C.景德镇
D.朱仙镇
20.下列节气不在秋季的是( )。
A.惊蛰
B.白露
C.寒露
D.霜降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考试吧教师资格"
21.下列作家中,不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的是( )。
A.契诃夫
B.莫泊桑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22.成语“三山五岳”泛指名山或各地,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山”的是( )。
A.黄山
B.雁荡山
C.峨眉山
D.庐山
23.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的是( )。
A.酶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发酵工程
D.DNA重组
24.凿壁偷光描述的是下面哪一人物?( )
A.车胤
B.祖逖
C.王羲之
D.匡衡
25.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
A.《国语》
B.《左传》
C.《离骚》
D.《春秋》
26.在Word中,要将“微软”文本复制到插入点,应先将“微软”选中,再( )。
A.直接拖动到插入点
B.单击“剪切”,再在插入点单击“粘贴”
C.单击“复制”,再在插入点单击“粘贴”
D.单击“撤销”,再在插入点单击“恢复”
27.在PowerPoint中,取消幻灯片中的对象的动画效果可通过执行以下哪个命令来实现?( )
A.幻灯片放映中的自定义动画
B.幻灯片放映中的预设动画
C.幻灯片放映中的动作设置
D.幻灯片放映中的动作按钮
28.“并非一切糕点都是甜味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至少有一种糕点不是甜的
B.没有一种糕点是甜的
C.至少有一种糕点是甜的
D.没有一种糕点不甜
29.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议论本班同学考研究生的情况。
甲:“我班所有的同学都考研究生。”
乙:“如果班长考,那么学习委员就不考。”
丙:“班长考研究生。”
丁:“我班有人不考研究生。”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
A.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考
B.乙说假话,班长没考
C.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考
D.丁说假话.学习委员考了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考试吧教师资格"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30.材料:
一位教师教“方程”这一单元时,很多学生觉得之前课程的讲授法不够合理,有人觉得进度太快,有人觉得进度太慢。老师经过调查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双曲线”一章。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而且还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将这些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方程”单元的教学任务。
问题:
运用教育观的相关知识,评价这位老师的行为。(14分)
31.材料:
某小学教师在评教活动中再次受挫。下面几位家长的话反映了问题的原因。
家长甲:还是某老师说得对,他不写完作业,就别让他睡觉!这一招儿可真灵,现在他放下书包一准儿急着写作业——看来孩子不学习,咱这些做家长的是该想想办法。
家长乙:对,还是某老师有见识。他说现在孩子不好好学,将来就没有前途,什么爱好啊,兴趣啊,游戏啊,都是玩物丧志,分数才是最重要的。
家长丙:在这方面我也很有体会。我家孩子总爱背着我去玩电子游戏机,我怎么讲道理他都不听。某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光讲道理是不够的。我寻思有道理,结果挨了我顿揍之后,我孩子再也不敢去了……。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教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2.材料:
秋天,是个适宜用耳朵听的季节。
秋日里,最不能遗忘的就是知了的叫声了。在秋高气爽的午后,那阵阵参差不齐的合唱此起彼伏,随之向天空飞扬,在云端停驻片刻,倏尔又跌落下来。少了夏日几许的聒噪,多了几分从容和坦然。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没有理由轻言虚度,没有理由不尽情歌唱。
有空的话,也不要忘记到田地里去走走。傍晚,或者清晨,只须携一份平静的心,去亲近那久违的田垄。听听沉甸甸的玉米在杆上欣喜的私语;听听金黄的豆子迫不及待地噼里啪啦地跳将出来;听听笔直的芝麻杆上“砰砰”的拔节声。此刻,你的心里会充满欣慰。
秋收后的田野,容颜更显得沧桑,胸怀更显得空旷。那萧瑟的玉米地中,黄绿斑驳的玉米叶子在浸着凉意的秋风中沙沙作响,没有一丝告别的悲伤,有的只是从容的挥手,沉静的微笑。那刚刚收割后的芝麻地里,一截截露出地面的芝麻茬,稍稍发白发干的茎秆截面,还隐约渗出点点晶莹的汁水,不会是听到芝麻粒儿跳出菱角后喜悦的泪水吧。
最喜欢坐在繁星满天的秋夜下,仰望天际,听点点星星在窃窃私语。偶尔,传来几声“唧唧”的声音,或许是蟋蟀或者蛐蛐在梦中的呓语吧,那会瞬间让你心静如水。
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片落叶,每一滴露珠,都是一种语言,但这种语言只有心灵纯净且充满挚爱的人才能听懂。美就藏在我们疲惫的心灵之外,远在天涯而又近在咫尺。去听吧,潺潺的流水和鸟儿的啼鸣,犹如滴水崖中流泻出的清澈和美丽,点点滴滴,经久不息地在我们耳畔喧响。
凉爽的夜里,躺在床上,当给自己一天的思绪划上句号的时候,那“咚咚”的心跳声正清晰地响彻在耳际。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生命的感觉此刻是如此强烈,生命的脚步从未如此从容!听听自己的心脏的跳动.那儿会传来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来吧,到这儿来。那是来自母亲的召唤.是来自大自然的消息。
秋天了,叫醒自己沉睡的耳朵吧!用心去听,你会发现,在秋的行囊中,满载的都是单纯的快乐与纯粹的幸福。
(节选自郑毅《听秋》,有删减)
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秋天,是个适宜用耳朵听的季节”?请简要回答。(4分)
(2)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听秋”意义的理解。(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l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
对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你来讲,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考试吧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专家解析:王老师的授课主要是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不够,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没能践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2.【答案】A。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3.【答案】A。专家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而题目中吴老师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显然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4.【答案】A。专家解析: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表现在: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5.【答案】A。专家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有关规定,教师要做到爱护、尊重学生。“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应公平对待学生,不能歧视个别学生”。案例中该老师只以成绩作为判断标准,对学生没有做到公平,以言语讽刺,没有做到爱护、尊重。
6.【答案】B。专家解析:B项中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本题材料中老师未经本人允许私自将个人信件在公众面前朗读,是对王同学隐私权的侵犯。因此答案应选B。
7.【答案】B。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九条规定,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用公开收费项目的义务。而非学校自行规定。故答案选B。
8.【答案】C。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五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9.【答案】B。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10.【答案】C。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第十五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11【答案】A。专家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12.【答案】D。专家解析: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故选D。
13.【答案】B。专家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这就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题目中说每个学生都有被爱的权利,所以教师要关爱全体学生,因此选B。
14.【答案】D。专家解析: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更要尊重家长。教师应该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家长们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15.【答案】C。专家解析: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16.【答案】B。专家解析: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要求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17.【答案】B。专家解析:黑脸正直公道(包公);白脸阴险狡诈(京剧中说的是曹操),红脸关羽,意志坚强。
18.【答案】C。专家解析:坦克和重型机枪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武器,潜水艇发明的时间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达芬奇时期:史上第一艘用于军事的潜艇出现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19.【答案】C。专家解析:景德镇以生产青花瓷而闻名于世,被称为瓷都。
20.【答案】A。专家解析:二十四节气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因此,惊蛰不在秋季,是春季的节气。
21.【答案】C。专家解析: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不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22.【答案】C。专家解析:三山指的是:庐山、黄山、雁荡山,不包括峨眉山。
23.【答案】B。专家解析:蛋白质工程是指依据DNA指导合成蛋白质,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负责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基因进行重新设计,使合成出来的蛋白质的结构变得符合人们的要求。由于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技术方面有诸多同基因工程技术相似的地方,因此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24.【答案】D。专家解析:闻鸡起舞——祖逖;入木三分——王羲之;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凿壁偷光——匡衡。
25.【答案】B。专家解析:《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离骚》是我国诗史上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26.【答案】C。专家解析:A选项和B选项为剪切操作,D项“撤销”之后“恢复”为无效操作。
27.【答案】A。专家解析:幻灯片放映中的自定义动画可取消对象的动画效果。
28.【答案】A。专家解析:考查的是复命题的推理,“并非P”等值于“P的矛盾命题”,本题中P=一切糕点都是甜味的,是全称肯定命题,其矛盾命题是“有的糕点不是甜的”,而“有的”的意思就是“至少有一个”,因此题干中的命题等值于“至少有一种糕点不是甜的。”即A项正确。
29.【答案】A。专家解析:甲和丁的话相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则乙和丙说的都是真话。由丙的话为真可知班长考了,再由乙的话为真可推出学习委员没有考,所以甲说了假话。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
30.【专家解析】
这位教师的行为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教师的行为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材料中,教师发现学生基础差别比较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要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促进了所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其次,教师的行为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材料中,教师经过调查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基础好的学生自学,基础一般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进一步推动了全班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
31.【专家解析】
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首先,教师的行为违反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强调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材料中。教师“指导”家长.让学生在写完作业前不许睡觉,怂恿家长体罚学生,没有做到关爱学生。
其次.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强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发展都不重要,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没有做到教书育人。
因此,作为教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专家解析】
(1)秋天有丰富多彩的声音可以听;用耳朵听秋天,可以收获单纯的快乐与纯粹的幸福。
(2)“听秋”就是指用心感受自然。其意义在于释放生活的压力;发现自然的美丽;增加热爱自然的感情;净化人的心灵;从自然中获取幸福和快乐,获取关于人生的更深刻的体验。
【点评】
(1)文章开篇以“秋天,是个适宜用耳朵听的季节”总领下文,所以答题时,要从全文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的内容,文章从第二段开始就从不同的方面来描写“听秋”的丰富内容;然后再结合结尾一句“满载的都是单纯的快乐与纯粹的幸福”加以概括,作为对“听秋”的感悟。
(2)此题是一道相对开放的题,可以从听秋的内容和听秋的意义角度分析作答,如在内容上,要先结合文章中的蟋蟀、知了、蛐蛐以及各种农作物等自然生命的声音,来分析听秋其实就是用心感悟自然,感悟自然的真谛。在意义的角度上,要通过分析谛听自然所带来的心灵上的愉悦和快乐,从净化心灵、释放压力、感悟人生等角度作答。
三、写作题
33.【参考范文】
育人如沏茶
著名作家三毛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人生如同沏茶。
水温够了茶自香,水温不够难入味。同样,作为教师,我们要提升人生的水温,沏清香四溢的育人之茶。
坚定的信念是动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生之旅,举步维艰。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挫折和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来说则是万丈深渊。教师岗位,需要迎着晨雾出门,披着星月回家,其中的刻苦与辛酸一言难尽。倘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堆积如山的批改和学生的调皮可能就会把你打垮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故而,对于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每一位新人来说,都要时刻相信:挫折和苦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执着地坚持,要将教育的水加热到足够高度,就一定可以孕育出醉人的茶香。
不懈的努力是捷径。只有坚定的理想还不够,要想真正泡出好茶,还得有不懈的努力。成功没有捷径可循,假如将捷径理解为达到成功最短的距离,那么,捷径一定是勤奋,即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扎扎实实的努力。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之所以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妇女成为享誉全球的外交家.正是因为她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凯勒能够从一个聋哑儿童成长为掌握五国语言的著名作家,更是因为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要想比别人优秀,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经过困苦的煎熬,岁月的浸泡,人生的那杯茶才能够清香四溢。
过硬的实力是保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够将蓝天白云清晰映衬出来的清泉,必有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否则,就会像一潭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要做一条容纳百川、奔腾不息的河,就得让自己的能量之水与流动的知识长河相连,保持其活力和动力。要想沏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就得让自己的泡茶之水吸收热量,达到足够的温度。因此,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夯实自己的基本功,练就非同一般的本领,才可让茶香持久。
水温够了茶自香,功夫到了自然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实现质变。人生如茶。以坚定的信念为基石,以不懈的努力为保障,练就过硬的实力。方能孕育持久的育人茶香。
【点评】这是一道自主命题作文,以著名作家三毛的一句话作为素材,以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为写作背景,因此考生作答时一定要细品三毛的话,结合“人生如茶”这个话题,去构思如何泡好茶。范文采用议论文的常规结构,全篇将教师事业比喻成泡茶。开篇点题,三个分论点分别从“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过硬的实力”三个方面来比喻泡茶的三个重要条件,层层递进地阐述了如何泡好茶,也是对于即将走上教师之路的年轻人的引导与劝诫。结尾回扣论点,以一句“孕育持久的育人茶香”,将人生如茶与教师职业再次紧密结合,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