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执业医师

考试吧>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模拟试题>正文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闯关五十题(18)
考试吧 2016-06-14 10:54:05 评论(0)条

  点击查看: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闯关五十题汇总

  1、渗性缺水时,在血清钠尚未明显降低之前,尿钠含量

  A 正常 B 略高 C 时高时低 D 逐渐升高 E 减少

  答案:E

  解析:低渗性缺水时,机体的代偿机制表现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水在肾小管内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为避免循环血量再减少,机体肾素一醛固酮系统发生兴奋,使肾减少排钠,增加氯和水的再吸收。

  2、低渗性缺水时,在血清钠尚未明显降低之前,尿钠含量

  A 正常 B 略高 C 时高时低 D 逐渐升高 E 减少

  答案:E

  解析:低渗性缺水,指缺水少于缺钠,缺水发生后,细胞外液处于低渗状态(钠缺水〕,机体通过减少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的再吸收减少,尿排出增多,目的是多排出水来调节细胞外液中钠的浓度。但细胞外液也随之减少,又使机体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肾排钠减少,氯和水的再吸收增加,因此尿中氯化钠减少。

  3、低钾血症错误的临床表现是

  A 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 B 均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C 常与镁缺乏同时存在 D 严重时可发生多尿 E 发生碱中毒时尿呈酸性

  答案:B

  解析:低钾血症可以出现典型的心电图的表现。但是并非每个病人都有心电图改变,故不应单凭心电图异常来诊断低钾血症。

  4、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水和钠代谢紊乱是

  A 原发性缺水 B 低渗性缺水 C 等渗性缺水 D 高渗性缺水 E 水过多

  答案:C

  解析:等渗性缺水是水钠成比例地丧失,常见病因有消化液急性丧失和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是外科病人最易发生的紊乱。

  5、急性尿潴留时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A 利尿 B 针灸 C 膀胱穿刺抽尿 D 膀胱造瘘 E 导尿

  答案:E

  解析:导尿可以使膀胱以免极度膨胀成为无张力膀胱。

  6、腹部闭合性损伤时,不支持腹腔内脏损伤诊断的是

  A 早期出现休克 B 腹膜刺激征 C 有气腹征 D 移动性浊音(+) E 肠鸣音活跃

  答案:E

  解析:当有腹内脏器损伤时,腹部明显胀气,肠蠕动减弱或者消失,即肠鸣音消失。

  7、有关痈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中央部坏死组织多,全身症状重者,应手术治疗

  B 早期可用50%硫酸镁湿敷

  C 切开至皮肤全层

  D 尽量剪除坏死组织

  E 唇痈可切开治疗

  答案:E

  解析:当痈出现多个脓点,表面紫褐色或已破溃流脓,必须及时切开引流。

  8、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是

  A Na+内流 B K+内流 C Ca2+ D CI一内流 E K+外流

  答案:D

  解析:当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主要引起后模上的Cl—通道开放,导致Cl—内流,使膜电位发生超极化。

  9、下列哪项不符合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A 肌无力,腱反射减退 B 腹胀,肠麻痹 C 心率快,心律异常 D 代谢性碱中毒 E 尿量少,呈碱性

  答案:E

  解析:当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表示有低钾血症存在。最早的临床表现是肌无力,可有腿反射减退或消失,病人腹胀、厌食,有肠麻痹表现。心脏节律异常。低钾血症可致代谢性碱中毒,这一方面因K十由细胞内移出,与Na+、H十的交换增加,致细胞外液的H+浓度降低;另一方面远曲肾小管的Na+、K+交换减少,Na+和H+交换增加,排出的H

  10、下列哪项不是甲状腺肿的病因

  A 碘缺乏 B 甲状腺素合成障碍 C 甲状腺素分泌障碍 D 甲状腺素需求增多 E 长效甲状腺刺激素浓度增高

  答案:E

  解析:当体内碘缺乏时血中甲状腺素浓度降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途径,使垂体前叶分泌多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代偿性肿大。由于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某一环节的障碍而引起血中甲状腺素减少,促使甲状腺的肿大。当人体对甲状腺素需求增多时有时也可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A、B、C、D均是对的。而长效甲状腺刺激素是一种刺激甲状腺的自身抗体,它的浓度增高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不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11、初产妇枕先露时,宫口开全后开始保护会阴的时间应是

  A 宫口开全即可 B 可以见到胎头时 C 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 D 胎头着冠时 E 胎头复位时

  答案:C

  解析:当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应开始保护会阴。

  12、成人失血5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

  A 全血 B 血浆 C 浓缩红细胞 D 血小板 E 晶体液

  答案:E

  解析:当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的20%(500~800ml)时,根据病人有无血容量不足及其严重程度选择适量输入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代用品。

  13、导致阑尾穿孔最主要的因素是

  A 阑尾腔阻塞 B 阑尾壁受粪石压迫缺血 C 细菌毒力 D 淋巴管阻塞 E 免疫力低

  答案:A

  解析:当阑尾腔阴塞,腔内压力升高,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穿孔。

  14、下列情况禁用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的是

  A 小儿及老人 B 精神状态不正常者 C 严重腹胀者 D 昏迷者 E 病史不清者

  答案:C

  解析:当患者出现严重腹胀时,应终止观察,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是剖腹探查的指征。

  15、有关肝癌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 可完全不痛或仅有轻微钝痛

  B 不会出现急腹症表现

  C 有时表现为膈抬高

  D 位于肋弓下的癌结节最易被触到

  E 有时可在腹壁上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

  答案:B

  解析:当肝表面的癌结节破裂,使坏死的癌组织及血液进入腹腔时,可产生急腹症表现,因而“不会出现急腹症表现”不正确。

  16、腹水量超过多少毫升时,体检可发现移动性浊音

  A 100ml B 200ml C 300ml D 500ml E 1000ml

  答案:E

  解析:当腹水超过1000ml时,体检可发现移动性浊音。

  17、有关蛋白质二级机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B 每一氨基酸侧链的空间构象

  C 局部主链的空间构象

  D 亚基间相对的空间位置

  E 每一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答案:C

  解析。蛋白质二级机构指多肽链骨架中原子的局部空间构象,不涉及侧链的构象。

  18、下列描述合适蛋白质变性的是

  A 变形蛋白质的溶液黏度下降

  B 变性蛋白质不易被消化

  C 蛋白质沉淀不一定就是变性

  D 蛋白质变性后容易形成结晶

  E 蛋白质变性不涉及二硫键破坏

  答案:C

  解析:蛋白质沉淀不一定就是变性,很多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都要采用沉淀蛋白质的步骤。

  19、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

  B 消化期只有胆囊胆汁排入小肠

  C 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

  D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E 胆盐可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答案:D

  解析:胆汁由肝细胞不断生成,在非消化期不直接进入小肠,而是储存于胆囊内,化期时再由胆囊排出至十二指肠。胆汁中含消化酶,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为胆盐。胆盐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20、女性,40岁,既住体健,查体时B超发现有1枚直径Icm的胆囊结石,但从未有过

  任何症状。最适合的处理是

  A 观察随访 B 溶石治疗 C 体外震波碎石 D 开腹胆囊切除术 E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答案:A

  解析:胆囊切除术是胆囊结石治疗的最佳选择。胆囊切除适应证如下:1.胆囊结石反复发作,引起临床症状;2.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处的胆囊结石可导致急性胆囊炎或胆囊坏疽穿;3.慢性胆囊炎可使胆囊萎缩,胆囊无功能,长期炎症刺激还可导致胆囊癌;4.结石充满胆囊,虽无明显临床症状,实际上胆囊已无功能;5.患者合并糖尿病等。该患者较为年轻,既住体健,结石不大,从无症状,因此可随访观察。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21、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细菌性肝脓肿 B 胆囊积脓 C 胆囊坏疽穿孔 D 并发急性胰腺炎 E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

  答案:C

  解析:胆囊穿孔后约30%的病人可引起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其死亡率高达20%~36%o

  22、胆固醇不能转化成

  A 胆汁酸 B 维生素D3 C 睾丸酮 D 雌二醇 E 胆红素

  答案:E

  解析:胆红素来自血红蛋白分解的血红素。

  23、下列哪种肝脏病变无明显男女性别差异

  A 肝血管瘤 B 肝腺瘤 C 肝脏囊腺瘤 D 胆管细胞癌 E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答案:D

  解析:胆管细胞癌无明显性别差异,其他四种病变均女性多于男性。

  24、在维生素D的代谢中,活性最强的是

  A 1,25-二羟维生素D B 25-羟维生素D C 麦角骨化醇 D 胆骨化醇 E 24,25-二羟维生素D

  答案:A

  解析:胆骨化醇为内源性维生素D3(日光紫外线照射皮肤),植物性食物含的麦角固醇须经紫外线照射后变为骨化醇即维生素D2o维生素D(无活性),先在肝细胞羟化转为25-羟维生素D(微弱活性)然后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进一步羟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其是体内的活化形式。故选项为A。

  25、阑尾残株炎所致的肠梗阻是

  A 动力性肠梗阻 B 粘连性肠梗阻 C 单纯性肠梗阻 D 肠扭转 E 粪石梗阻

  答案:C

  解析:单纯性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运障碍。阑尾残株炎所致的肠梗阻属于这种类型。

  26、丹毒是指

  A 多个毛囊同时感染

  B 皮肤管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C 扩散到皮下组织的毛囊感染

  D 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E 有全身症状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感染

  答案:D

  解析:丹毒是皮肤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有一定的传染性,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好发于下肢及面部,蔓延迅速,但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

  27、下列关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是由体内HCO3减少引起的

  B 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变慢、变浅

  C 呼气中可有酮味

  D 血清pH降低

  E 症状较轻者,一般不需应用碱剂治疗

  答案:B

  解析: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失调。酸性物质聚集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均可引起。它的明显表现是呼吸深、快,呼出气带有酮味。检测血液pH和HCO3可有明显下降。但只要消除病因,补充液体,较轻的常可自行纠正,不必使用碱性药物。

  28、大叶性肺炎多见于

  A 青壮年 B 老年人 C 婴幼儿 D 青少年 E 以上都是

  答案:A

  解析:大叶性肺炎好发于青壮年,冬春多见,多有上感史,起病急,有寒战、高热

  咳嗽、胸痛,典型的有铁锈色痰。

  29、大面积烧伤24小时内的病人,首选的主要治疗措施是

  A 处理创面 B 镇静止痛 C 液体复苏 D 控制感染 E 补充营养,增强免疫

  答案:C

  解析:大面积烧伤后的第一天,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极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为使病人安全度过休克期,液体复苏是早期处理最重要的措施。

  30、反式作用因子的确切定义是指

  A 调控任意基因转录的某一基因编码蛋白质

  B 调控另一基因转录的某一基因编码蛋白质

  C 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各种蛋白质因子

  D 具有翻译调节功能的各种蛋白因子

  E 具有基因表达调控功能的各种核因子

  答案:B

  解析:大多真核转录调节因子由某一基因表达后借与另一基因的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DNA序列)相互作用,从而激活转录作用:这种转录调节因子称为反式作用因子。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31、病人将一盏灯看成是一个牛头,此症状是

  A 空间知觉障碍 B 错觉 C 幻视 D 妄想 E 非真实感

  答案:B

  解析: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体验,其前提是有客观的、实际存在的事物(一盏灯),被歪曲地感知成与实际完全不相符的另一种事物(牛头)。幻视是没有客观刺激而产生了知觉体验;妄想是一种思维内容障碍;非真实感是人格解体症状。

  32、推算预产期的最可靠的依据是

  A 末次月经第一天 B 开始早孕反应的日期 C 开始胎动的日期 D 基础体温测定 E 妇科检查确诊早孕日期

  答案:A

  解析:从末次月经(LMP)的第一天算起,月数减3或加9,日数加7(农历日数加14)即为预产期。若末次月经记不清,或于哺乳期无月经来潮而妊娠者,可根据早孕反应出现的时间、胎动开始的时间、子宫底的高度及胎儿的大小来估计。

  33、某孕妇,末次月经为2005年2月25日,其预产期应为

  A 2005/12/1 B 2005/12/2 C 2005/12/11 D 2005/12/30 E 2006/1/2

  答案:B

  解析:从末次月经(LMP)的第一天算起,月数减3或加9,日数加7〔农历日数加14)即为预产期。

  34、下面对辐射所致细胞死亡的合理描述是

  A 凋亡 B 坏死或胀亡 C 细胞所有机能和功能的即刻丧失 D 细胞增殖能力不可逆的丧失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D

  解析:从放射生物学观点,对一个细胞来讲,如果失去了无限增殖的能力,就意味着细胞的死亡,因为细胞只有在不断分裂的情况下才能生存下去。因此答案D正确。

  35、关于雌激素、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下列哪项正确

  A 雌激素有1个高峰

  B 孕激素有2个高峰

  C 雌激素仅在排卵后7~8天出现一高峰

  D 孕激素在排卵前2天出现一高峰

  E 孕激素在排卵后7~8日出现一高峰

  答案:E

  解析:雌激素于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稍减少,约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又一高峰,但第二峰较平坦.孕激素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选E。

  36、不能通过垂直传播的病原体为

  A 艾滋病病毒(HIV) B 乙型肝炎病毒(HBV) C 梅毒螺旋体 D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 风疹病毒

  答案:D

  解析:垂直传播有别于一般水平传播,为经母体的胎盘或围生期经产道等将病原体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称为先天性感染。能通过垂直传播的病原体有艾滋病、乙型肝炎、风疹等病毒,以及梅毒螺旋体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属病毒,只能经蚊子叮咬传播,属于水平传播的病毒。

  37、下列哪项因素有利于创伤修复和伤口意合

  A 细菌感染 B 血流循环障碍 C 异物存留 D 局部制动 E 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答案:D

  解析:创伤修复的过程中,凡有抑制创伤性炎症、破坏或抑制细胞增生和基质沉积的因素,都能阻碍创伤修复,使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如感染、异物存留、血流循环障碍、使用皮质激素、营养不良等。而局部有效制动,可避免新生组织受到继续损伤,对伤口愈合是有利的。

  38、机体处于应激如创伤、手术、感染等情况下,能量代谢的变化中,错误的是

  A 机体出现高代谢和分解代谢

  B 脂肪动员加速

  C 蛋白质分解加速

  D 处理葡萄糖能力增强

  E 机体处于负氮平衡

  答案:D

  解析:创伤时对糖的利用率下降,容易发生高血糖、糖尿。

  39、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A 病原体,人们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B 病原体,带菌动物,易感人群

  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传染源,传播途径

  E 社会环节,自然环节

  答案:C

  解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40、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A 糖皮质激素 B 肾上腺素 C 雌激素 D 甲状腺激素 E 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D

  解析:除脑、脾和性腺外,甲状腺激素可使全身大多数组织的基础氧消耗量增加,产

  热量增大。机体基础代谢率明显增高。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41、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1的细胞因子

  A IL-4 B IL-10 C IL-12 D IL-13 E IL-6

  答案:C

  解析:初始T细胞Th0细胞进一步分化需要在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进行,并且为可逆。

  42、引起失血性休克的急性失血量,最低为全血量的

  A 0.2 B 0.25 C 0.3 D 0.35 E 0.4

  答案:A

  解析:出血性休克多见于肝、脾破裂,股骨、骨盆骨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等,其发生与失血量和出血速度有关,成人一般急性失血超过全身血容量的20%(>800ml),即可出现休克。

  43、何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所占比例相等

  A 4~6天,4~6周 B 4~6周,4~6个月 C 4~6个月,4~6岁 D 4~6周,4~6岁 E 4~6天,4~6岁

  答案:E

  解析: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65,淋巴细胞约占0.30。生后4~6天两者比值相等即形成第一个交叉,4~6岁时两者又相等,形成第二个交叉。6岁以后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与成人相似。

  44、关于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以下哪项不正确

  A 肺循环的阻力下降

  B 左心房压力增高,体循环压力升高

  C 卵圆孔功能上关闭

  D 动脉导管功能上关闭

  E 脐血管血流停止,立即形成韧带

  答案:E

  解析:出生后新生儿呼吸建立,肺泡扩张开始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肺循环压力下降,肺血增多,左心房回心血也增多,左房压力增高,体循环压力升高。当超过右心房时,卵圆孔瓣膜在功能上关闭。同时因肺循环压力降低,体循环压力增高,流经动脉导管的血流减少,最后停止,动脉动脉导管在功能上关闭。脐带结扎后6~8周脐血管才完全闭锁,形成韧带,因此E的描述是错误的

  45、有关齿状线解剖意义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齿状线以上是粘膜,以下是皮肤

  B 齿状线以上发生的痔是内痔,以下的痔是外痔

  C 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下动脉供血,以下由肛管动脉供应

  D 齿状线以上淋巴引流入髂外淋巴结,以下入腹股沟淋巴结

  E 齿状线以上受植物神经支配,以下属阴部内神经支配

  答案:D

  解析:齿状线以上的淋巴引流主要入腹主动脉旁或髂内淋巴结,齿状线以下入腹股沟淋巴结及髂外淋巴结。

  46、持续性枕后位的特点是

  A 腹部检查清楚可及胎背

  B 第二产程延长

  C 肛查感骨盆前部空虚,后部满

  D 矢状缝在骨盆斜径上,大囟门居骨盆后方,小囟门居骨盆前方

  E 其发生系由于骨盆入口狭窄

  答案:B

  解析:持续性枕后位多见于漏斗型骨盆、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复合先露、胎头俯屈不良等。常导致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上,大囱门在骨盆右前方,小囱门在骨盆左后方。

  47、痴呆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

  A 有意识障碍 B 是全面的智能减退 C 注意力集中 D 多有自杀 E 多有妄想

  答案:B

  解析:痴呆综合征属于智能障碍,在判断智能障碍时首先应当除外意识障碍。常呈慢性或进行性过程,表现为记忆、理解、计算、学习和判断力的障碍,其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往往由于智能的影响而出现程度不等的失调,如出现消极观念、被害妄想、被偷窃妄想等。全面性痴呆可以表现为全面的智能减退,部分性痴呆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削弱等,但注意力可以保持集中,人格特征可以保持良好,并具有一定的判断力、自知力等。

  48、高血压患者每日的钠盐摄入量不超过

  A 3g B 4g C 5g D 6g E 7g

  答案:D

  解析:吃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我国在1979年所作的流行病调查也表明,食盐量多少与血压有直接关系。医学研究证实,每天食盐摄入量超过6g,就会使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病率增加,患有高血压的人也会使病情加重。因此,凡患有高血压病者,切忌多吃盐,每日少于6g。

  49、男,25岁,体重50kg,Ⅱ度以上烧伤面积40%,其第1个24小时的前8小时内补液量为

  A 1000ml B 1500ml C 2000ml D 2500ml E 3000ml

  答案:D

  解析:成人每1%烧伤面积(Ⅱ度、Ⅲ度)每公斤体重补1.5ml,此患者需要补充50x40x1.5+2000(生理需要量)=5000mL,第1个24小时的前8小时内补液量为总量的1/2,为2500ml。

  50、成人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

  A >20mg B >50mg C >100mg D >150mg E >200mg

  答案:D

  解析:成人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展开全文

执业医师万题库

更多
临床执业医师
临床执业医师
已有5845352人做题
下载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已有2734977人做题
下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已有106658人做题
下载

执业医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