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小周儿时曾目睹父亲对母亲的暴力行为,因此,他对家庭暴力行为一直持痛恨的态度。最近,机构给其安排了一位有家庭暴力行为的服务对象。小周虽答应了,但内心仍有抵触。根据上述情况,导致小周出现伦理困境的原因是( )。
A.个人价值观和专业价值观的冲突
B.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C.机构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的冲突
D.机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社会及自然的根本看法。每个人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价值追求,因此价值观的内容是多样的。在社会工作中若遇到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左时,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或用明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来标定案主,这些都是违反专业价值中的接纳原则的。社工小周对于家庭暴力行为一直持痛恨的态度,但是在专业服务过程中.要求社会工作者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所以就产生了个人价值观和专业价值观的冲突。故选A。
2[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组织居民开会,希望了解居民对社区上一年度服务的看法和建议.结果有许多居民迟到。此时,社会工作者适当的做法是( )。
A.等所有与会者都到齐后再开始
B.将重要事项放到会议最后讨论
C.逐个告知迟到者会议前期内容
D.重新开始并进行适当的批评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 在志愿者管理中的需要评估与方案规划阶段,志愿者评估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其评估重点是( )。
A.志愿者的人格特质
B.志愿者的参与动机
C.志愿者的服务表现
D.志愿者的领导能力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需要评估与方案规划过程主要包括进行志愿者评估、机构本身评估和服务对象需要评估。志愿者评估主要是针对其参与社会服务的动机评估。
4[单选题] 李兰在校学习成绩很好,很受老师重视,在父母眼中是好孩子。但是,最近老师发现她经常无故旷课或寻找各种理由请假,父母和老师都很着急,于是向学校社会工作者求助。在与李兰的交流中得知,她想买一部电脑,但是不敢向父母说,便自己到某店去做兼职,不去上课的时间她都是在店里卖东西,她央求不要将此事告知老师和家长。此时,社会工作者遇到的难题是( )。
A.保密问题
B.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
C.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
D.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有效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使其不受伤害,这是社会工作伦理的基本原则。而在实践中,这一原则有时并不容易把握。在不同环境、不同情境下,社会工作者面对的不同对象,处理的不同问题,可能因为涉及的不同人际关系和权利关系,在如何处理个人信息和如何透露信息等环节有时候会遇到难以决断的局面,需要作审慎的思考和判断,以避免出现伦理错误和失误。
5[单选题] 小张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后,整个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小张身体本来就不好,加上没有什么文化和技术,很多年都没有上班。失去了丈夫,小张只能外出找零活维持生计,收入一直都不稳定,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她几次想过自杀。无奈之下,她找到了社会工作者小丽。小丽在做好小张心理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她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小丽在这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 )。
A.资源筹措者B.服务提供者C.倡导者D.支持者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包括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和倡导者。其中服务提供者体现在:社会工作者首先是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辅导,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还包括政策信息的提供。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既可能是直接服务,也可能是间接服务。还有,这种服务有时是社会工作者个人可以解决的,更多情况下要通过其他人或政府、服务机构才能实现。
6[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小蒙对一居民说:“您的孩子真可爱,上几年级了呀?”小蒙在与居民接触中处于( )阶段。
A.介绍自己B.展开话题C.维持对话D.结束对话
参考答案:B
7[单选题] 社会工作行政的服务目标与策略的界定因人因事而定,要根据服务对象需求、资源状况等因素综合考量,这说明社会工作行政具有( )的特征。
A.价值导向性
B.目标、策略的不确定性
C.介入过程的持续动态性
D.资源运用的协调性、合作性和依赖性
参考答案:B
8[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小周发现,某中学出现行为偏差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都很相似.基本上以学校附近商品批发商户为主。小周了解到这类学生家长平时忙于生意.对孩子的关心以满足物质需要为主,小周决定对这些家庭家访,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希望通过改变家长的做法调整学生的偏差行为。小周的上述做法属于社会工作领域的( )。
A.心理健康服务
B.救助社会工作
C.学校社会工作
D.矫正社会工作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是以帮助学生持续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专业服务。本题中小周的做法属于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学校——社区型学校社会工作。故选C。
9[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小周在开展一项关于“拆二代”生存现状的研究时采用了访谈法,他事先准备好了访谈提纲,在访谈中根据被访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问题的次序,这一访谈形式是( )。
A.结构式访问B.引导式访问C.非正式会话式访问D.标准化开放式访问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非正式会话式访问、引导式访问和标准化开放式访问是定性研究的三种常用访问形式。其中引导式访问要事先预备访问纲要.在实际访问时依情境决定问题次序及字句,有助于系统性整理,但一些重要且突出的议题可能被排除。本题中社会工作者小周所采用的访谈形式即引导式访问。故选B。
10[单选题] 人类行为是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它是遗传、生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广义的人类行为可分为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人类行为主要指外显行为,它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外显行为可以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以下不属于习得行为的是( )。
A.学习B.尊重C.交友D.眨眼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眨眼属于本能行为,是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
关注"566社会工作者"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备考信息等!
微信搜索"566社会工作者"
11[单选题] 家庭教养模式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影响个体。下列家庭教养模式影响因素中,对个体具有纵向影响的是( )。
A.家庭的人员结构B.家庭的成员互动C.家庭背景D.家庭的社交关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家庭教养模式中的纵向影响主要来自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的事件,多在宏观层面展开。
12[单选题] 张某因发生婚外情而与妻子关系紧张,不胜烦恼,为此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在与社会工作者的交谈中,张某认为婚外情是对婚姻生活的补充,妻子不应该反应这样激烈。对张某的这种看法,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
A.接受张某的看法
B.批评张某的看法
C.不同意但表示理解张某的烦恼
D.说服张某接受主流价值观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题目中张某的看法与主流价值观是相违背的,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看法,但本着对服务对象的接纳原则,我们也不能强制张某接受主流价值观或接受我们自认为对的观点。故最适宜的做法应为C。
3[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最近为一名长期对妻子实施家暴的男性开展个案会谈,在对其资料的记录中。社会工作者先这样写道:这位男性身材魁梧,其妻子娇弱可怜;这位男性长期酗酒,也没有正式工作;在访谈过程中,这名男性口口声声地说自己爱自己的妻子。随后社工的记录本上又写道:该男子的妻子性格软弱、害怕自己的丈夫,但又不敢离他而去;该男子用酗酒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说明其总是回避问题,不能完全发现自己的潜能。
请问,在这一段描述中,社会工作者的记录主要符合个案记录的( )要求。
A.个案记录的基本格式B.实事与推断C.现在与过去D.缘由分析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开始的记录属于对事实的描述,可以直接观察到.后来的记录则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是由社会工作者推断出来的,符合个案记录实事与推断的要求。故选B。
14[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社会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的是( )。
A.宗教信仰方面的知识
B.生活方式方面的知识
C.婚丧嫁娶方面的知识
D.调查研究方面的知识
参考答案:D
15[多选题]社会工作注重专业价值,其专业伦理包括( )。
A.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
B.评判服务对象的过失
C.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
D.约束不当行为 E.维护社会正义
参考答案:A,C,D,E
16[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务时,应掌握与组员沟通以及促进组员沟通两个层面的技巧。下列属于社会工作者与小组组员沟通的技巧的是( )。
A.促进组员相互回馈
B.保持专注与倾听
C.鼓励组员相互表达
D.加强示范与评估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沟通与互动技巧(考生要注意社会工作者和组员沟通的技巧与促进组员间沟通的技巧的区别)。
17[单选题] 在社会工作行政中,落实工作方案、实现工作成效的体制准备是( )。
A.组织分析B.人力组织C.评估总结D.方案策划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人力组织是由人事部署、工作分工和制度制定组成的系统,是落实工作方案、实现工作成效的体制准备。故选B。
18[多选题] 社区矫正服务对象大李原来是一名电工,回到社区后,情绪一直十分低落,认为大家都看不起自己。社会工作者小马协助他找了几份工作,他都觉得太累,做了几天就不去了。最近,他请求小马帮他申请低保,凑合过日子就行了。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小马适当的做法有( )。
A.继续与大李进行沟通.鼓励他自食其力
B.主动倾听大李的烦恼。帮助他调整心态
C.与同事密切配合.找出帮助大李的可行办法
D.注重服务中的以人为本。接受大李的请求
E.坚持政策制度的原则性,不再为大李提供服务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可知:C项违背了对服务对象的保密责任;E项违背了对服务对象的义务;D项违背了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故选AB。
19[单选题] 符号思维能力从( )开始形成。
A.婴幼儿阶段B.学龄前阶段C.学龄期阶段D.青少年阶段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符号思维能力是从婴幼儿阶段开始形成的。故选A。
20[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观察法收集社区资料,关于观察法,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法可以直观地了解社区
B.观察对象可以是社区的环境与设施
C.社会工作者在观察中可以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
D.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从参与式观察过渡到非参与式观察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参考答案:D
关注"566社会工作者"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备考信息等!
微信搜索"566社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