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自学考试

考试吧>自学考试>复习指导>正文
2016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讲解(7)
考试吧 2016-01-04 11:42:54 评论(0)条

  >>>>2016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讲解汇总最新文章

  考点: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条件下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

  考点: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商品生产。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所以,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将来也不会永远存在,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分工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的,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逐渐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他们互相联系和依赖,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以满足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而有必要相互交换自己所生产的产品。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历史上存在简单商品经济(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只处于从属的地位,属于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最普遍的经济形式。

  考点: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如粮食可以充饥。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的。不同物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物品可具有多种使用价值。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就是商品。

  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所以能够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同质的可以在数量上相互比较的东西,这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别,可以相互比较。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扫描二维码关注"zikao566"微信,获取最新自考成绩、自考报名等信息!

 

展开全文

自学考试万题库

更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代码:150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代码:15043)
已有21285059人做题
下载
马原(代码:15044)
马原(代码:15044)
已有16281197人做题
下载
思想道德与法治(代码:15042)
思想道德与法治(代码:15042)
已有4836093人做题
下载

自学考试章节课

全部科目

自学考试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自学考试相关文章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