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简述奖金制度的制定程序。
参考解析:
(1)按照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奖金总额。
(2)根据企业战、企业文化等确定奖金分配原则。
(3)确定奖金发放对象及范围。
(4)确定个人奖金计算办法。
2[简答题] 工资总额计算公式是什么?
参考解析: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支付的工资。
3[简答题] 绩效管理中负激励策略是什么?它起什么作用?
参考解析:
(1)负激励策,也可以称为反向激励策。
1)它对待下属员工与正激励策完全相反,采取了惩罚的手段,以防止和克服他们绩效低下的行为。
2)惩罚的手段主要有:扣发工资奖金、降薪、调任、免职、解雇、除名、开除等。
3)对下属员工轻微的过错,采取劝解告诫的方式,以13头责备、非语言暗示,如皱眉头、耸肩等肢体语言,给他们敲敲警钟。
(2)采用负激励策能够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
1)对工作表现差的员工是一种“激励”,使其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促进其改正错误,迎头赶上先进的员工。
2)对组织中其他的员工起到警示和告诫的作用,使他们在心灵上受到一定的触动,能清楚地分辨什么是正确的、符合标准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不符合标准的行为,从而积极努力地工作,达到组织和主管的要求及期望值。
3)有利于健全和完善企业竞争、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员工之间营造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组织文化氛围。与其他激励策一样,虽然它被企业普遍采用,可以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但如果应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如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下降,各种费用开支增加等。
4[简答题] 2012年2月起,杜某采取包工不包料的方式承包安居百公司的建筑工程,每项工程待安居百公司验收合格后将工程款划给杜某。再由杜某按工日并扣除5%的劳心费后分配给每个民工,日工资为29.7元。社某所组建的建筑务工队已有4年时间,务工队人员经常十几人以上。务工队既无营业执照,又未依法登记,属非法用工。谢援朝2012年2月日参加杜某的务工队,在拆除一个旧厂棚时不幸从房顶摔下受伤。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确认谢援朝和杜某的建筑务工队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认定谢援朝所受之伤为工伤,杜某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行政复议。谢援朝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六级伤残。县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由杜某一次性赔偿谢援朝各种损失共计72455元,在杜某无力赔偿时,由安居百公司承担。
问题:
(1)谢援朝和杜某的建筑务工队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2)县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是否合理?
参考解析:
(1)杜某组建的建筑务工队已有几年时间,务工队人员经常保持有十几人以上,谢援朝从2005年2月起在此务工队工作,接受杜某的安排,服从其管理,从而获取劳动报酬,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认定准确。
(2)谢援朝因工伤导致的各项损失由杜某负责赔偿,安居百公司对上述赔偿款负连带责任。县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并无不妥。
5[多选题]践行职业规范“合作”的具体要求包括( )。
A.求同存异B.出奇制胜C.公平竞争D.互相协作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践行“合作”规范的要求需要把握:求同存异、互助协作和公平竞争。
6[多选题] 群体和组织层面的绩效薪资包括( )等。
A.收益共享B.奖金共享C.利润共享D.加薪共享E.员工持股
参考答案:A,C,E
7[多选题] 下列关于岗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确定薪酬等级的依据
B.是岗位分析的逻辑结果
C.在岗位描述和岗位规范的基础上进行
D.其根本目的是衡量岗位的相对价值
E.为确定薪酬结构、等级,实现薪酬内部精确性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岗位评价是评定工作的相对价值,确定岗位等级,是确定薪酬等级的依据。因此,岗位评价是岗位分析的逻辑结果。岗位分析主要包括了岗位描述和岗位规范两个方面的内容,而岗位评价是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根本目的是衡量岗位的相对价值,为确定薪酬结构、等级,实现薪酬内部公平性提供依据。
8[单选题] 白天上班时,远在外地的同学(老乡)来找你,但你近来工作忙,你会( )。
A.告诉他(她),不能见面
B.约他(她)来单位,简短会面
C.让他(她)等待,晚上见面
D.只能和他(她)在电话中交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从业人员要爱岗敬业,还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得利用上班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因此当远在外地的同学(老乡)在上班时间来找自己时,可以让他(她)等待,晚上见面。
9[单选题]( )选择具有代表最好或最差的行为表现的活动作为考评的内容和标准。
A.关键事件法B.选择排列法C.成对比较法D.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关键事件法是选择具有代表最好或者最差的行为表现的活动作为考评的内容和标准。
10[单选题] 确定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时,要使不同岗位之间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进行对比,这体现了( )的原则。
A.少而精B.综合性C.可比性D.重要性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