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英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了,母亲带着年幼的刘英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刘英的继父性格非常暴躁,只要不顺他的意,就会大 发脾气,摔东西,有时还会打刘英和她的母亲。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刘英,不敢与别人交往,甚至不懂得该如何与其他人沟通,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很难融入社会 和独立生活。针对刘英的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小青通过与刘英的沟通,让她认识到家庭暴力对于她来说虽然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当她度过这一经历后,将会比其 他人更加坚强和独立。小青的这种做法依据的理论是( )。
A.存在主义理论
B.生态系统理论
C.认知行为理论
D.社会支持理论
2.小江从小就是父母之问的“传声筒”,因为父母的脾气都不好,经常会为一些琐事而发生争吵,吵完后就谁都不理谁,总是小江在中间为他们两个人传话。这属于( )的家庭结构模式。
A.三角缠
B.纠缠与疏离
C.倒三角
D.联合对抗
3.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强厌学并多次逃学,社会工作者运用心理社会模式,促进小强的成长和发展。下列做法中,属于间接治疗的是( )。
A.帮助小强宣泄不良情绪
B.请老师平时多关注小强的学习
C.和小强一起制订行为改善计划
D.定期与小强及其母亲会谈
4.个案管理的运作具备经过各项服务的协调实现服务的合理配置和( )的双重功能。
A.强调服务的效率
B.能充分运用案主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C.处理方式有弹性,能按事情的变化而修改处理的方法
D.对案主的能力、需求和其他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5.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
A.与非理性信念辩论
B.巩固辅导效果
C.清晰界定问题
D.明确辅导要求
6.个案工作采用( )的专业服务方式。
A.多对一
B.二对一
C.一对二
D.一对一
7.个案管理是联结和协调各种不同服务体系的运作方式,以确保运用最完善的方式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服务方法。在个案管理中,如果评估的结果显示服务对象的问题或需要没有得到解决或满足,则必须考虑重新回到( )阶段。
A.个案发掘与转介
B.评估与选择
C.个案管理服务计划
D.个案管理服务执行
8.在寻求应对危机的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中,服务对象就会形成解决危机的方法,或者消极退缩停止问题解决的努力,或者积极面对形成新的有效策略,这是危机发展阶段的( )。
A.危机发生
B.恢复期
C.总结期
D.解决危机来自
9. 社会工作者黎晓在社区中组织一个单亲家庭互助小组。她发现组员中一位叫小静的组员性格很内向、害羞,不主动发言,于是她在小组中给小静很多眼神的 关注,让小组的组员给予小静发言的机会。刚开始小静还是不好意思,终于有一次在黎晓的眼神关注下,她开始诉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在这个小组中,李晓运用的 主持小组技巧是( )。
A.开场的技巧
B.鼓励的技巧
C.引导的技巧
D.了解的技巧
10.下列属于支持性小组的是( )。
A.高血压病友小组
B.法律知识学习小组
C.网络成瘾青少年小组
D.大学生人际交往小组
11.从社会工作的起源看,()是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
A.促进就业
B.救助贫困者
C.心理辅导
D.社区照顾
12.李某的丈夫今年因车祸突然去世,儿子2岁,平时李某上班时孩子无人照看。社会工作者小申协调李某所在社区的家政服务机构,解决了李某儿子的照管问题。小申提供的这项服务体现社会工作()的目标。
A.解除危难
B.缓解困难
C.促进发展
D.促进公正
13.李娟毕业于某校社会工作专业,后在市某家养老机构就职,主要工作是为社区老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从我国社会工作的角度看,李娟的工作属于()。
A.专业社会工作
B.业余社会工作
C.行政性社会工作
D.公益性社会工作
14.小张小时候因车祸双腿被截肢,造成工作生活上诸多困扰,在求职中四处碰壁后,为了不拖累家人而选择自杀,幸好家人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悲剧,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应在()领域开展工作。
A.就业服务
B.医疗服务
C.矫治服务
D.家庭服务
15.李明的父亲对其管教非常严厉,动不动就打骂,使李明产生了严重的逃避心理。李明父亲的这种管教属于()。
A.显功能
B.隐功能
C.正功能
D.负功能
16.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A.精神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
B.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
C.社会交往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
D.工作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
17.社会工作者小陈需要招募若干志愿者帮忙开展禁毒工作。报名者中有位王先生是同性恋者,有人反对让他参加这项工作。小陈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则还是让王先生参加志愿者工作。
A.不批判
B.保护
C.接纳
D.尊重
18.“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是社会工作者对()的伦理责任。
A.服务对象
B.同事
C.工作机构
D.社会工作专业
19.采用小组工作方法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小组成员可能会变成“心理上行刑的暴徒”。因此,小组带领者应注意( )。
A.尊重保密权
B.尊重自决权
C.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
D.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
20.王女士的丈夫有婚外情,常不回家,但又不想离婚。王女士十分痛苦,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合适的处理方式是( )。
A.感受王女士的痛苦,陪同她一起哭泣
B.告知现代社会婚外情现象很普遍,不用太担心
C.讲某妇女离婚后生活更幸福的故事,引导王女士向她学习
D.倾听王女士诉说痛苦感觉,给予她隋感支持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认为包括个人痛苦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社会工作者 对受助者提供的帮助,重点在于帮助受助者重新理解过去的经历的意义,并将过去的生活和经验梳理清楚。社会工作者在与受助者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发现 过往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让这些闪光点在现在的生活中重新发挥作用。
2.A
解析:米纽秦具体总结了病态家庭结构的基本方式,包括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和倒三角等,其中,三角缠,即家庭成员之问通过第三方实现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就把第三方带入两人的互动关系中。
3.B
解析:根据服务提供的方式,可以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技巧分为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此相对应,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
4.A
解析:个案管理的运作具备双重的功能:(1)经过各项服务的协调实现服务的合理配置,即通过计划和协调服务提供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来保证服务对象获得最合理、最完整的服务;(2)强调服务的效率,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运用社会资源与提供相关的服务。
5C
解析: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具体包括五个方面:(1)明确辅导要求;(2)检查非理性信念;(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辅导效果。
6.D
解析:个案工作采用的方法是一对一的专业服务方式,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对一的各种活动和交流,针对服务对象的具体问题实施各种必要的帮助活动。
7. C
解析:服务结束后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1)服务是否符合服务对象的需要;(2)服务对象对整个服务是否满意;(3)服务提供的目 标是否实现。如果这三项指标的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个案管理者还可以进行追踪评估,包括了解服务对象改变的情况、提供转介的情况、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的状 况、服务计划是否需要调整以及服务是否可以结束等。如果评估的结果显示服务对象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则必须考虑重新回到“个案管理服务计划”阶段。
8.D
解析:危机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危机发生;(2)应对;(3)解决危机;(4)恢复期。其中,解决危机,即在寻求应对危机的方 法和途径的过程中,服务对象就会形成解决危机的方法,或者消极退缩停止问题解决的努力,或者积极面对形成新的有效策略。
9.B
解析:主持小组的技巧包括开场的技巧、了解的技巧、体温的技巧、鼓励的技巧、限制的技巧、沉默的技巧、中立的技巧、摘述的技巧、引导的技巧、讨论结束的技巧。结合题干的陈述,黎晓使用的眼神关注,就是鼓励的技巧,故选B。
10. A
解析:支持性小组一般是由具有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的。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的信息、建议、鼓励和感情上的支持,达到解决某 一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由此可知,高血压病友小组的组员都是患有高血压的成员,他们彼此通过提供信息、建议、鼓励和感情上支持,达到一起治疗高血压的小 组目标。故选 A。
11.【答案】B
【解析】从社会工作起源的角度看,早期的慈善家们最初帮助的是城市中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儿童和老人、因失业等原因而致的贫困者等基本物质生活或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人。也就是说,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救助贫困者,其对象是物质生活最困难的群体。
12.【答案】B
【解析】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遇到诸多困难。一些困难比较严重,当事人应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本案例中,小申提供的帮助,解决了李某照管儿子的问题,正体现了这种目标。
13.【答案】A
【解析】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其中,专业社会工作是指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
14.【答案】A
【解析】康复服务是针对残障人士而开展的,以增强和恢复他们的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为目的的福利服务。就业服务是对就业有困难的人士提供的专业服务。
15.【答案】D
【解析】从某一现象所起的作用的基本性质的角度来分,功能可以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
所谓正功能是指所发挥的正面的、积极的、支持性的作用。当甲对乙发生了积极影响时,我们就可以说甲对乙具有正功能。比如,可以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具有正功能。如果甲对乙产生了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就是甲对乙具有负功能。比如,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的管教可能会导致子女的逃避心理,这种管教就是负功能。
16.【答案】B
【解析】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17.【答案】C
【解析】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一。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作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绝不能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或民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
18.【答案】B
【解析】总体来看,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基本包括下列几方面: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包括对服务对象的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和保密等;②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的转介等;③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督导和辅导、教育和培训、服务对象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转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要求;④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实践能力、个人道德要求等;⑤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专业的完整性、评估和研究等方面的要求;⑥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社会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等方面的要求。
19.【答案】D
解析:采用小组工作方法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小组工作在理想的情况下,成员会在彼此身上发现力量并找到支持,承担起指引小组方向的责任。在小组带领者的呵护下,成员成为彼此的支持性治疗媒介。但是,小组也可能会变得具有破坏性,让老人在情绪上感到极其焦灼不安,小组成员会变成“心理上行刑的暴徒”。这时小组带领者需要出面解决小组内的冲突,如果破坏性行为延续的话,就要作出解散小组的决定。小组没有权力为了存在下去而无视对成员的责任。因此,小组带领者应注意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
20.【答案】D
解析:长期以来,在父权文化(如“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影响下,妇女的声音和经验常常遭受轻视或者忽视,而尊重和倾听妇女的声音和经验,恰恰是妇女社会工作的起点。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倾听王女士诉说痛苦感觉,并给予她隋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