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101030 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
第二小节,我们介绍了进行技术方案评价的各种指标,那都是对未来这个方案有多好赚钱的评估。既然是未来,那就是还没发生的事,也不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我们画现金流量图时,第三年向下流出300W,第四年向上流入200W,这都是我设想的,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第四年就一定流入200W?天知道。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
考点1
不确定性是所有技术方案固有的内在特性。
现实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
不确定性的直接后果是使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实际值与评价值相偏离,从而给决策者带来风险。
比如,如果出现恶性通过膨胀,对项目的收益肯定产生严重影响。
这里注意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区别
考点2
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盈亏平衡法、敏感性分析法
这两种方法,每年各自必有一题。
盈亏平衡分析主要考计算,而敏感性分析主要考概念。
考点3
盈亏平衡分析也称量本利分析。
盈亏平衡嘛,就是不赚不赔。
量:产销量(作为不确定因素)
本:成本
利:利润
先搞清楚两个概念:
(一)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技术方案一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品产量影响的成本,即不随产品产量的增减发生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如工资及福利费(计件工资除外)、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其他费用等。
(二)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是随技术方案产品产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包装费和计件工资等。
注意标红的费用,应该属于哪种成本。考试的时候,可能不直接告诉你是固定成本还是可变成本,而是生成某产品,折旧费是20W、修理费是5W,动力费是10W,然后让你自己判断后进行计算。
C = CF + CuQ
C ——总成本;
CF——固定成本;
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Q ——产量(或工程量)。
S = P×Q - Tu×Q
S——销售收入;
P——单位产品售价;
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当投入产出都按不含税价格时,TU不包括增值税);
Q——销量。
B = S - C
利润 = 销售收入- 成本
B——利润;
S——销售收入。
盈亏平衡分析,真正需要记住的公式,就只有这个。其后的公式都是它的推导。
计算盈亏平衡点时,让B = S – C = 0,就可以了。
计算多少产量能赚100W时,让B = S – C = 100,也就解决问题了。
考点4
我们还要会看一个图:基本的量本利图。
如果理解了概念,右边那一大堆公式说明都不用记,只要注意哪里是盈亏平衡点,哪里是盈利区,哪里是亏损区即可。
考点5
生产能力利用率,用上一条微信的方法,生产能力是分母,利用情况是分子,就行了。
例如:我生产能力是100个,但是当生产30个时,就达到盈亏平衡了,那就是利用了30%;如果生产60个时才达到盈亏平衡,那就利用了60%。
考点6
盈亏平衡点越低,达到此点的盈亏平衡产销量就越少,技术方案投产后盈利的可能性越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
所以,盈亏平衡点越低越好。
考点7
再注意34页的一句话:企业的经营活动,通常以生产数量为起点,而以利润为目标。
可以出考题。
敏感性分析
影响方案评价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但是哪些是敏感因素呢?哪些是我们最应该注意的呢?这就是敏感性分析的工作了。
在分析的时候,我们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也就是单一变量法。
考点8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注意这五步的顺序,考试会考察他们的排序)
(一) 确定分析指标
是分析财务净现值?还是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或者分析投资回收期?首先确定分析的目标,才能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 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选择产销量?还是价格?或者建设投资成本?或者汇率?可以多选。
(三) 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
先确定变化幅度,然后计算没变化一个幅度的影响大小。
(四) 确定敏感性因素
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
(五) 选择方案
当然是选敏感度小、风险承受能力强、可靠性大的项目撒!
考点9
下面来看敏感性分析的重点: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
1、敏感度系数(SAF)
公式不用死记硬背,考试不考这个,而是下面这句话:
丨SAF丨越大,表明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因素F越敏感;反之,则不敏感。
当然不是考原话,是要通过计算来判断。
这是去年的一个真题,我们就用这个题来说明一下前面的内容。
首先:确定分析指标。这里选的是净现值。
第二:选择不确定性因素。三个:建设投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
第三: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
第四:确定敏感性因素。也就是求出敏感度系数。
变动比例计算:例如建设投资增加了10%,则变化了505-564=-59,用它比上初值564,就是10.5%,再取绝对值,救出来了。
三者一比较,结果就很明显了。
如果知道了原理,都不用算,0点处三个值全一样,我们就看谁变化的绝对值多就行,口算出结果。
这里的变动比例,还不是我们说的敏感度系数,它需要除以前面变化的那“10%”,才能得出敏感度系数。
不过没关系,考试能应用到以上程度,就能拿分了。
考点10
看第二个:临界点(这个主要是看图说话)
教材上的这个图,一定要理解。
临界点,就是改不确定性因素直线与横坐标的那个交点。
从这个交点往圆点走,方案就可行,往两端走,方案就不可行了。
考试一般让你判断临界点的值以及对敏感度进行排序。
排序很简单:斜率越大,敏感度越大。也就是直线越陡,敏感度越大。或者临界点绝对值越小,敏感度越大。
考点11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个考点。教材38页,“确定分析指标”下面的第三段:
如果主要分析投资回收快慢的影响,选用静态投资回收期作为分析指标;
如果主要分析超额净收益的影响,选用财务净现值作为分析指标;
如果主要分析资金回收能力的影响,选用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等。
多选题考点。
这节内容,相对前两节,简单了很多,希望这个总结能帮助大家很好地复习这一节。
一级建造师题库手机端丨搜索公众微信号"考试吧一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QQ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