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政府补助
考情分析
一、历年考情概况
本章主要介绍了政府补助的定义及其特征、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政府补助的分类及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分值1分左右。考查内容比较简单,是考生的得分章节。
二、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考点分布

三、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考生应重点掌握:(1)政府补助的形式,考生应该将政府补助的特征与政府补助典型例子相结合来理解掌握;(2)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包括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平时学习中应该在掌握处理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做题来巩固。
历年考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2013年)下列各项中,应作为政府补助核算的是( )。
A.营业税直接减免
B.增值税即征即退
C.增值税出口退税
D.所得税加计抵扣
【答案】B
【解析】政府补助的特征之一是直接取得资产,而选项ACD均不符合要求,只有选项B是政府补助。
二、判断题
(2013年)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不能合理确定其价值,应按名义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
【答案】√
重点、难点讲解及典型例题
一、政府补助概述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补助的有( )。
A.收到的政府资本性投入
B.收到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税
C.收到的增值税出口退税
D.政府免征的所得税
【答案】ACD
【提示】政府补助的形式是基础性的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考生应该结合政府补助的特征来理解掌握。
二、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重点掌握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提示】
①无法分清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用于补偿已发生费用,还是用于补偿以后将发生的费用,根据重要性要求,企业通常可以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对于金额较大且受益期明确的政府补助,可以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
②企业日常活动中按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按应收金额计量;企业不确定的或非日常活动中取得的政府补助,按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③企业取得针对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处理。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提示】
①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自相关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
②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
③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不再予以递延。
④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资产,应当在实际取得资产并办妥相关手续时按照公允价值确认,首先同时确认资产和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递廷收益,计入当期收益;如公允价值
不能可靠取得应以名义金额计量,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例题2·单选题】 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为建造一项防汛工程向银行贷款10000000元,期限2年,年利率6%。当年12月31日,甲公司向当地政府申请财政贴息。经审核,当地政府按照实际贷款额给予甲公司年利率3%的财政贴息,共计600000元,分两次支付。2013年1月10日,第一笔资金260000元到账。2013年7月31日工程完工,第二笔资金340000元到账,该工程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甲公司2013年因该项政府补助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为( )元。
A.30000
B.25000
C.600000
D.60000
【答案】B
【解析】甲公司2013年因该项政府补助确认的营业外收入=600000÷10×5/12=2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