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外币折算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时,应当采用的汇率是( )。
A变更当日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B.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
C.变更当期的平均即期汇率
D.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
2.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时,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则企业采用的外币交易折算方法为( )。
A.外币统账制
B.外币分账制
C.收付实现制
D.权责发生制
3.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 )折算。
A.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B.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
C.交易发生当期的平均汇率
D.合同约定的利率
4.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
A.其他应收款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固定资产
5.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13年3月1日,甲公司从美国进口一批原材料1000吨,每吨的价格为300美元,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2元人民币,同时以人民币支付进口关税20.1万元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税35.04万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2013年3月31日,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25元人民币。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3年3月1日,原材料的初始入账金额为( )万元人民币。
A.186
B.206.1
C.241.17
D.258.69
6.新华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根据其与外商签订的投资合同,外商将分两次投入外币资本,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为1英镑=15.5元人民币。2013年4月1日,新华公司收到外商第一次投入资本50万英镑,当日即期汇率为1英镑=15.6元人民币;2013年10月1日,收到外商第二次投入资本80万英镑,当日即期汇率为1英镑=15.65元人民币;2013年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英镑=15.8元人民币。假设新华公司没有其他外币投资。则新华公司201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外商投入的实收资本金额为( )万元人民币。
A.2032
B.2015
C.2054
D.2048
7.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2013年11月2日以每件2万美元的价格从美国某供货商手中购入国际最新商品20件,并于当日支付了相应货款(假定甲公司有美元存款)。2013年12月31日,已售出该批商品8件,国内市场仍无该商品供应,但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价格降至每件1.9万美元。11月2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7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的影响,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人民币。
A.9.12
B.6.84
C.0
D.9.24
8.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2013年10月10日,甲公司以每股5美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500股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的即期汇率为l美元=6.4元人民币。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8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l美元=6.35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则2013年l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 )。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525元人民币,财务费用(汇兑损失)125元人民币
B.投资收益9400元人民币,财务费用(汇兑损失)125元人民币
C.财务费用(汇兑收益)9400元人民币
D.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400元人民币
9.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甲公司拥有在境外经营的乙公司80%的股权,乙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欧元。2013年甲公司应收乙公司款项200万美元,实质上构成对乙公司净投资的一部分,则甲公司的该项应收款项产生的汇兑差额在合并报表的列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直接转入合并利润表的“投资收益”项目
B.直接转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
C.与乙公司的该项应付款项产生的汇兑差额相抵消转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D.与乙公司的该项应付款项产生的汇兑差额相抵消转入合并利润表的“财务费用”项目
10.甲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对其持有80%股份的境外经营子公司报表进行折算,该外币报表折算后资产总额为3400万元人民币,负债合计为2215万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85万元人民币,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应列示的金额为( )万元人民币。
A.100
B.-100
C.80
D.20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关于我国企业记账本位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B.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可以采用人民币以外的货币
C.我国企业一般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D.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在确定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B.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C.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D.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3.某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是港币,那么其发生的下列交易中不属于外币交易的有( )。
A.以港币支付购买材料的相关费用
B.以人民币购买一项专利权
C.在香港证券市场上购入以港币计价的股票1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D.销售一批以美元标价的产品
4.下列各项中,属于非货币性项目的有(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长期借款
C.其他应收款
D.预收账款
5.M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2013年1月20日出口销售产品一批,价款为120万美元,货款尚未收到,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6.25元人民币。1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6.40元人民币;2月28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6.46元人民币。货款于3月25日收回,当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6.48元人民币。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则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有( )。
A.该外币债权2月份产生的汇兑收益为25.2万元人民币
B.该外币债权2月份产生的汇兑收益为7.2万元人民币
C.该外币债权3月25日结算时产生的汇兑收益为9.6万元人民币
D.该外币债权3月25日结算时产生的汇兑收益为2.4万元人民币
6.企业的下列外币业务中,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该日即期汇率折算的有( )。
A.以外币购入的存货
B.外币应收账款
C.外币应付账款
D.以外币购入的机器设备
7.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有( )。
A.资本公积
B.固定资产
C.营业外支出
D.预计负债
8.甲公司投资一境外子公司,拥有其60%股权份额,该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欧元。甲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该子公司报表折算为人民币。已知期初折算汇率为1欧元=8.5元人民币,期末折算汇率为1欧元=8.1元人民币,甲公司采用平均汇率对利润及其分配项目折算。期初未分配利润为2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550万元;期初盈余公积5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395万元。本期取得净利润200万欧元,计提盈余公积20万欧元,假设该外币报表折算后资产总额比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多20万元人民币。则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处理中正确的有( )。
A.报表折算后未分配利润的人民币金额为3044万元
B.报表折算后盈余公积的人民币金额为561万元
C.合并报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应列示的金额为20万元人民币
D.合并报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应列示的金额为12万元人民币
9.关于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报表的编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B.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消,差额转入“资本公积”项目
C.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消,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D.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公司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反映,则应在抵消长期应收应付项目的同时,将其产生的汇兑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10.下列关于境外经营处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可能通过出售、清算、返还股本或放弃全部或部分权益等方式处置其在境外经营中的利益
B.企业处置全部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有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C.企业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D.企业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有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全部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三、判断题
1.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指人民币以外的货币。( )
2.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折算后的金额作为以新的记账本位币计量的历史成本,将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3.外商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应采用收到出资当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
4.企业的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存货。( )
5.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可以直接按照外币金额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无需进行折算。( )
6.企业记账本位币发生变更的,在按照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变更为记账本位币时,其比较财务报表应当以可比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 )
7.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
8.在对外币报表折算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记入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 )
9.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账面价值时不应当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 )
10.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
四、计算分析题
甲公司持有在境外注册的乙公司10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乙公司以英镑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交易时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1)2013年10月1日,甲公司以每股2.8美元的价格购入丙公司发行的B股股票20万股,支付价款56万美元,另支付交易费用0.5万美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上述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4元人民币。2013年12月31日,丙公司B股股票的市价为每股3.6美元。
(2)2013年12月31日,除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外,甲公司其他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期末余额如下:
项目 |
外币金额 |
按2013年12月31日年末汇率调整前的人民币账面余额 |
银行存款 |
600万美元 |
4102万元人民币 |
应收账款 |
300万美元 |
2051万元人民币 |
预付款项 |
100万美元 |
683万元人民币 |
长期应收款 |
100万英镑 |
1510万元人民币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50万美元 |
342万元人民币 |
短期借款 |
450万美元 |
3075万元人民币 |
应付账款 |
256万美元 |
1753万元人民币 |
预收款项 |
82万美元 |
560万元人民币 |
上述长期应收款实质上构成了甲公司对乙公司境外经营的净投资,除长期应收款外,其他资产、负债均与关联方无关。2013年12月31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2元人民币,1英镑=15.04元人民币。
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13年个别报表中与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2013年度个别报表中因外币货币性项目期末汇率调整应确认的汇兑损失金额。
(3)计算上述交易事项对甲公司2013年度合并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人民币表示)
五、综合题
M公司于2012年1月1日,为建造某项工程专门从银行借入2000万美元的专门借款,借款年利率为6%,期限为2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假定不考虑借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M公司将专门借款中未支出的部分全部存入银行,月利率为0.25%,于每年1月1日收到上年度的闲置资金利息。
工程于2012年1月1日开始实体建造,预计于2013年6月30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期间发生的资产支出如下:
2012年1月1日,支出600万美元;
2012年7月1日,支出800万美元;
2013年1月1日,支出600万美元;
至2013年6月30日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M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相关汇率如下:
2012年1月1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65元人民币;
2012年6月30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63元人民币;
2012年7月1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64元人民币;
2012年12月31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7元人民币;
2013年1月1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72元人民币;
2013年6月30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
假定M公司每半年计算一次利息和计算汇兑损益,专门借款的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取得的闲置资金收益通过“应收利息”科目核算。
要求:
(1)计算2012年专门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金额、专门借款汇兑差额资本化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编制M公司2013年1月1日收到闲置资金利息的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2013年6月30日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专门借款汇兑差额资本化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A
【解析】外币统账制是指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时,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
3.
【答案】B
【解析】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无论是否有合同约定汇率,均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而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4.
【答案】A
【解析】选项B和D属于非货币性资产,选项C属于负债。
5.
【答案】B
【解析】原材料的初始入账金额=1000×300/10000×6.2+20.1=206.1(万元人民币)。
6.
【答案】A
【解析】新华公司201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外商投入的实收资本金额=50×15.6+80×15.65=2032(万元人民币)。
7.
【答案】B
【解析】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该批存货的成本=2×12×7.6=182.4(万元人民币),可变现净值=1.9×12×7.7=175.56(万元人民币),则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82.4-175.56=6.84(万元人民币)。
8.
【答案】D
【解析】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是以外币表示的,那么应当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8×6.35-500×5×6.4=9400(元人民币)。
9.
【答案】C
【解析】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则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消,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10.
【答案】C
【解析】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应列示的金额=(3400-2215-1085)×80%=80(万元人民币)。少数股东应负担的部分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CD
【解析】企业的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采用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选项B不正确。
2.
【答案】ABCD
3.
【答案】AC
【解析】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选项B和D,以记账本位币港币以外的货币计价的交易属于外币交易。
4.
【答案】AD
【解析】“长期借款”和“其他应收款”属于货币性项目,选项B和C不正确。
5.
【答案】BD
【解析】该外币债权2月份发生的汇兑损益=120×(6.46-6.4)=7.2(万元人民币)(收益);该外币债权3月25日结算时的汇兑损益=120×(6.48-6.46)=2.4(万元人民币)(收益)。
6.
【答案】BC
【解析】企业的外币业务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的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7.
【答案】BD
【解析】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选项A和C不正确。
8.
【答案】ABD
【解析】期末未分配利润折合成人民币的金额=1550+(200-20)×(8.5+8.1)/2=3044(万元人民币),选项A正确;期末盈余公积折合成人民币的金额=395+20×(8.5+8.1)/2=561(万元人民币),选项B正确;合并报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应列示的金额=20×60%=12(万元人民币),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
9.
【答案】ACD
【解析】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消,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选项B不正确。
10.
【答案】ABC
【解析】企业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选项D错误。
三、判断题
1.
【答案】×
【解析】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指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2.
【答案】×
【解析】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折算后的金额作为以新的记账本位币计量的历史成本,由于采用同一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不会产生汇兑差额。
3.
【答案】×
【解析】外商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只能采用收到投资当日的即期汇率,不再使用合同利率,也不使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4.
【答案】×
【解析】企业的存货属于非货币性项目。
5.
【答案】×
【解析】企业发生外币交易的,应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按照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登记有关账户。
6.
【答案】√
7.
【答案】√
8.
【答案】×
【解析】在对外币报表折算时,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9.
【答案】×
【解析】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在以外币购入存货并且该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变现净值以外币反映的情况下,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价值时应当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
10.
【答案】√
【中】
四、计算分析题
【答案】
(1)2013年10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83.04(56×6.84)
投资收益 3.42(0.5×6.84)
贷:银行存款——美元 386.46(56.5×6.84)
2013年12月31日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金额=20×3.6×6.82-20×2.8×6.84=108(万元人民币)。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8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8
(2)2013年度个别财务报表中因外币货币性项目期末汇率调整应确认的汇兑差额=[(600+300+50-450-256)×6.82+100×15.04]-(4102+2051+342-3075-1753+1510)=3164.08-3177=-8.92(万元人民币)(损失)。
(3)对2013年度合并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确认的投资损失+外币货币性项目期末汇率调整确认的汇兑损益-实质上构成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汇兑收益=108-3.42-8.92-(100×15.04-1510)=101.66(万元人民币)。
五、综合题
【答案】
(1)
2012年6月30日:
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000×6%×6/12×7.63-(2000-600)×0.25%×6×7.63=457.8-160.23=297.57(万元人民币)。
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297.57
应收利息——美元 160.23
贷:应付利息——美元 457.8
外币专门借款本金汇兑差额=2000×(7.63-7.65)=-40(万元人民币)(收益)。
外币专门借款利息汇兑差额=(2000×6%×6/12-1400×0.25%×6)×(7.63-7.63)=0
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借款——美元 40
贷:在建工程 40
2012年12月31日:
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000×6%×6/12×7.7-(2000-600-800)×0.25%×6×7.7=462-69.3=392.7(万元人民币)。
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392.7
应收利息——美元 69.3
贷:应付利息——美元 462
外币专门借款本金汇兑差额=2000×(7.7-7.63)=140(万元人民币)(损失)。
外币专门借款利息汇兑差额=(2000×6%×6/12-1400×0.25%×6)×(7.7-7.63)+(2000×6%×6/12-600×0.25%×6)×(7.7-7.7)=2.73(万元人民币)(损失)。
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142.73
应收利息——美元 1.47
贷:长期借款——美元 140
应付利息——美元 4.2
(2)
2013年1月1日实际收到的闲置资金利息=1400×0.25%×6+600×0.25%×6=30(万美元),折算为人民币=30×7.72=231.6(万元人民币),该金额与原账面金额231万元人民币(30×7.7)之间的差额0.6万元人民币(231.6-231)应予以资本化,冲减在建工程。
借:银行存款——美元 231.6
贷:应收利息——美元 231
在建工程 0.6
(3)
2013年6月30日:
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000×6%×6/12×7.8=468(万元人民币)。
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468
贷:应付利息——美元 468
外币专门借款本金汇兑差额=2000×(7.8-7.7)=200(万元人民币)(损失)。
外币专门借款利息汇兑差额=2000×6%×(7.8-7.7)+2000×6%×6/12×(7.8-7.8)=12(万元人民币)(损失)。
借:在建工程 212
贷:长期借款——美元 200
应付利息——美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