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会计职称

考试吧>会计职称>模拟试题>中级会计实务>正文
2014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单元测试及解析(9)
考试吧 2014-05-23 14:15:30 评论(0)条

  点击查看:2014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单元测试解析汇总

  第九章 金融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基础金融工具的是(  )。

  A.应收票据

  B.银行存款

  C.股票期权

  D.贷款

  2.下列有关金融资产初始计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B.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C.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初始入账价值按其公允价值计量

  D.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按照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二者一并记入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

  3.下列关于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能够重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D.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重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4.下列关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既可以是衍生金融资产也可以是非衍生金融资产

  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应按其公允价值计量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于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D.企业组合管理一批可辨认金融工具且表明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获利,即使组合中某个项目持有的期限稍长,企业仍可以将该组合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5.2012年3月25日甲公司为了短期获利,从二级市场上购入乙公司股票40万股,支付价款总额为351.04万元,其中包括支付的交易费用1.04万元。4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3月19日宣告派发的2011年度现金股利8万元。2012年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6.25元。2012年10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2012年度上半年现金股利6万元,2012年11月10日,甲公司将乙公司股票全部对外出售,价格为每股9.26元,支付交易费用1.08万元。则甲公司2012年度对乙公司股票投资业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为(  )万元。

  A.26.28

  B.32.28

  C.24.28

  D.27.32

  6.2011年12月20日,兴达公司以每股10元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万股,支付价款100万元(含相关交易费用0.2万元,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5万元)。兴达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11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2012年3月15日,兴达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5万元。2012年4月4日,兴达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以每股16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并支付相关交易费用0.3万元。则兴达公司因投资乙公司股票累计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是(  )万元。

  A.64.9

  B.64.7

  C.65.2

  D.59.7

  7.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204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4万元)购入丙公司发行的债券,另发生交易费用4万元。该债券面值为100万元,剩余期限为2年,票面年利率为8%,每半年付息一次,甲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在2012年1月和7月、2013年1月分别收到该债券2011年下半年、2012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利息4万元;2012年6月30日和2012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分别为180万元和230万元(不含利息);2013年3月31日,甲企业将该债券出售取得价款236万元。则下列关于甲公司该项债券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2012年甲公司因持有该项债券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为30万元

  B.2012年甲公司因持有该项债券影响损益的金额为34万元

  C.2012年甲公司因持有该项债券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为4万元

  D.2013年甲公司因持有该项债券影响损益的金额为36万元

  8.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1039.49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012年1月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则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1022.31

  B.1036.27

  C.1027.72

  D.1022.52

  9.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00万张,将其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081.83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0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3%,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利息。则甲公司2012年当期利息调整应摊销的金额为(  )万元。

  A.95.70

  B.92.47

  C.188.17

  D.90.14

  10.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24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2076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4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11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万元。

  A.240

  B.540

  C.270

  D.636

  11.2011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面值总额为1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1036.30万元(含交易费用)。该债券系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期限为4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则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  )万元。

  A.1018.39

  B.1120.86

  C.1068.39

  D.1077.75

  12.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062.59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011年1月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4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2013年1月1日,甲公司预计本金的50%(即1000万元)将会在该年年末收回,而其余50%本金将于2014年末付清,甲公司仍维持原投资意图。甲公司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2013年对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是(  )万元。

  A.-27.02

  B.81.14

  C.90.38

  D.54.12

  13.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上购入A公司于当日发行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该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2年12月31日。购入债券时的实际年利率为4%。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1021.26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6.5万元。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070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且预计将继续下降。则甲公司对该债券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

  A.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为1027.76万元

  B.2010年12月3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为1012.11万元

  C.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额51.13万元

  D.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前该债券的账面价值为1060.75万元

  14.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11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该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3年12月3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购入债券时的实际年利率为4%。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5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1593.36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假定按年计提利息。则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为(  )万元。

  A.1592.49

  B.1514.49

  C.1528.36

  D.1528.30

  15.2011年12月31日甲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某上市公司A股股票10万股(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入时每股公允价值为12元,2011年年末账面价值为144.1万元,包括成本120.6万元和公允价值变动23.5万元。企业于2012年11月2日以每股15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出售,支付手续费0.5万元,该业务影响甲公司2012年年度营业利润的金额是(  )万元。

  A.28.9

  B.29.4

  C.30

  D.29.5

  16.下列关于贷款和应收款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贷款和应收款项属于非衍生金融资产

  B.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应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C.企业从活跃市场上购买的基金可以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D.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减值损失等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当期摊余成本的差额

  17.2012年1月1日,甲银行发放给B公司4年期贷款4000万,实际支付的款项为3746.37万元,期限为3年,合同年利率为8%。甲银行初始确认的实际利率为10%。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项贷款在2013年年末的摊余成本为(  )万元。

  A.3426.37

  B.4121.01

  C.3801.01

  D.3861.11

  18.下列有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按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B.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期间不得恢复

  C.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D.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1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企业持有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内赚取差价的,应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B.企业拥有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准备长期持有的,应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期限较短(一年以内)的债券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D.某项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或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主要取决于该资产在活跃市场上是否有报价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在活跃市场中购入的一项有报价的股权投资,不可以划分的金融资产类型有(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贷款和应收款项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下列有关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B.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原取得时的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

  C.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D.单独测试未发现减值的金融资产,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3.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影响当期损益的有(  )。

  A.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当期应收利息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

  C.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D.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4.2012年12月20日,大海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万股,支付价款110万元(其中包括相关交易费用0.4万元,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4.6万元)。大海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用于短期获利。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3元。2013年3月15日,大海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4.6万元。2013年4月4日,大海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以每股18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并支付相关交易费用0.6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大海公司关于该项投资的处理中,正确的有(  )。

  A.大海公司应将该项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B.大海公司该项投资的入账价值为110万元

  C.大海公司从取得至出售乙公司股票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为74.4万元

  D.大海公司处置乙公司股票时影响损益的金额为49.4万元

  5.甲公司2012年1月1日购入面值为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的乙公司债券,取得时支付价款1050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40万元及交易费用10万元),甲公司拟随时出售该项债券投资进行短期获利。2012年1月5日,收到购买时价款中所含的利息40万元。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不含利息)。2013年1月5日,收到乙公司债券2012年度的利息40万元。2013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乙公司债券,售价为165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甲公司持有该项投资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该项投资的入账价值为1000万元

  B.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为500万元

  C.2013年4月20日,甲公司因处置该项投资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为150万元

  D.2013年4月20日,甲公司因处置该项投资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650万元

  6.下列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持有至到期投资必须是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权性投资

  B.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C.企业在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所有合同条款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同时应考虑未来信用损失的影响

  D.持有至到期投资出现减值迹象,在确定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应采用取得投资时的实际年利率

  7.2013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0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8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12年1月1日发行的,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不考虑其他因素,关于甲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表述中,下列各项正确的有(  )。

  A.甲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为1080万元

  B.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为1092万元

  C.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投资时应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金额为80万元

  D.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8万元

  8.下列各项中,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摊余成本的有(  )。

  A.公允价值变动

  B.分期收回的本金

  C.利息调整的累计摊销额

  D.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确认的票面利息

  9.2010年5月8日,甲公司以每股8元的价格自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20万股,支付价款96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万元。甲公司将其购入的乙公司股票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0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9元。2011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5元,甲公司预计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将持续下跌。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6元。2013年3月12日,甲公司以每股7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出售,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5万元。则下列关于甲公司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2010年5月8日甲公司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963万元

  B.甲公司2011年度利润表因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下跌应当确认的减值损失为363万元

  C.甲公司2012年度利润表因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回升影响损益的金额为120万元

  D.截止2013年3月12日甲公司因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计影响损益的金额为237.5万元

  10.下列各项中,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有(  )。

  A.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得权益工具的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B.债务人到期未支付合同规定的利息和本金

  C.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D.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三、判断题

  1.企业金融资产的类型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  )

  2.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权益工具投资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

  3.贷款和应收账款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                 (  )

  4.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处理。                (  )

  5.出售或重分类持有至到期投资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所引起的,无需将剩余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

  6.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                      (  )

  7.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  )

  8.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无论是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还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均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 (  )

  9.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其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到“投资收益”科目,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         (  )

  10.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  )

  11.交易性金融资产应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           (  )

  1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进行初始计量,其中交易费用应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核算。                 (  )

  13.无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权益工具还是债务工具,期末均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  )

  14.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  )

  四、计算分析题

  1.大新公司有关金融资产的资料如下:

  (1)2011年1月1日,从二级市场上购入面值总额为2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6%的A公司债券。取得时,支付价款212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12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万元。大新公司将该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2011年1月5日,收到购买时支付价款中所含的利息12万元。

  (3)2011年12月31日,A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12万元。

  (4)2012年1月5日,收到A公司债券2011年度的利息12万元。

  (5)2012年4月20日,大新公司出售A债券,售价为216万元。

  要求:

  (1)计算大新公司从购入到处置该债券对企业损益的影响金额。

  (2)编制大新公司处置A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2010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168.54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1000万元,5年期的不可赎回债券。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利息按单利计算,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利息,到期一次还本,实际年利率为6%。购入当日,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年确认投资收益。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未发生减值迹象。2011年2月15日,该债券市价总额为1260万元。当日,甲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将其持有的乙公司债券出售80%,出售债券发生相关手续费6万元;并将该债券剩余的20%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1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80万元。要求: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编制甲公司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与上述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3.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该债券期限为4年,票面年利率为5%,购入债券时的实际年利率为4%。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2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2064.59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8万元。假定按年计提利息,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2012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2013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9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87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将持续下跌,且短期内无回升的希望。2015年1月20日,甲公司将该债券全部出售,收到款项1970万元存入银行。

  要求:编制甲公司从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20日与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五、综合题

  1.信达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2012年发生了下列有关交易或事项:

  (1)信达公司于2012年6月10日购入乙公司股票1000万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购入价为1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0万元。2012年6月30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为8元,2012年9月30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为每股5元(跌幅较大),2012年12月31日,该股票的收盘价为每股7元。信达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①2012年6月1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20

  贷:银行存款    10020

  ②2012年6月30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2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20(10020-1000×8)

  ③2012年9月30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3000[1000×(8-5)]

  ④2012年12月3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2000[1000×(7-5)]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00

  (2)2012年7月1日,信达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丙公司0.4%的股份,该股份仍处于限售期内(不属于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限售股权),信达公司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有公开的市场报价。因丙公司的股份比较集中,信达公司未能在丙公司的董事会中派有代表,但由于信达公司打算将该股份长期持有,遂将其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

  (3)2012年10月5日,信达公司急需流动资金运营,遂将初始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金融债券出售,信达公司处置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金额占所有持有至到期投资总额的比例达到65%。信达公司按照公允价值1500万元进行出售,出售时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信达公司将出售投资部分收到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万元,剩余的部分继续按照原账面价值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4)信达公司于2012年12月10日购入甲公司股票2000万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每股购入价为10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股票收盘价为12元。信达公司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00

  投资收益 30

  贷:银行存款2003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0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信达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涉及会计分录的,编制有关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2012年1月1日,甲银行向B公司发放一笔贷款4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3695万元,期限为5年,合同年利率为8%,实际年利率为10%,按年结息每年年末收取利息。因发放该贷款发生交易费用1.66万元。每年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一次。2014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B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甲银行据此认定该项贷款发生减值,并预期2015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320万元,但2016年仅收到本金2000万元。2015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320万元,2016年12月31日收到本金2000万元。

  要求:

  (1)计算该项贷款2012年至2016年每年年末的摊余成本金额;

  (2)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金融工具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基础金融工具包括企业持有的现金、存放于金融机构的款项、以及代表在未来期间收取或支付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义务等,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等。衍生工具,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

  (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2.

  【答案】A

  【解析】选项B,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在“投资收益”科目中核算;选项C,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初始入账价值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选项D,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按照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其中交易费用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核算。

  3.

  【答案】D

  【解析】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再重分类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也不能再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故选项A和B不正确;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进行重分类,选项C不正确;贷款和应收款项在活跃的交易市场没有报价,因此不能和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重分类,选项D正确。

  4.

  【答案】C

  【解析】选项C,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进行减值测试,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5.

  【答案】B

  【解析】2012年度对乙公司股票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现金流入-现金流出=8+6+9.26×40(-1.08+351.04)=32.28(万元)。

  6.

  【答案】B

  【解析】兴达公司因投资乙公司股票累计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0.2+(160-0.3)-(100-0.2-5)=64.7(万元)。

  7.

  【答案】D

  【解析】选项A,2012年甲公司因持有该项债券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180-(204-4)]+(230-180)=30(万元);选项B,2012年甲公司因持有该项债券影响损益的金额=-4+4+4+(230-200)=34(万元);选项C,2012年甲公司因持有该项债券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4+4+4=4(万元);选项D,2013年甲公司因持有该项债券影响损益的金额=236-230=6(万元)。

  8.

  【答案】C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回的本金和利息-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支付的交易费用应计入期初摊余成本。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1039.49+5)×(1+4%)-1000×5%=1036.27(万元);2013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1036.27×(1+4%)-1000×5%=1027.72(万元)。

  9.

  【答案】A

  【解析】2011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10081.83-(100×100×3%)+30=9811.83(万元);2011年1月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金额=10000-9811.83=188.17(万元),2012年当期利息调整应摊销的金额=9811.83×4%-100×100×3%=92.47(万元),该债券期限为3年,故2012年12月31日债券到期,2012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摊销额=188.17-92.47=95.70(万元)。

  10.

  【答案】B

  【解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收回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购入债券支付的款项=100×24×(1+5%×2)-(2076+24)=540(万元)。

  11.

  【答案】B

  【解析】甲公司购入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为1036.30万元;2011年度甲公司该项债券投资应确认实际利息的金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036.30×4%=41.45(万元);因该项债券系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故2011年12月31日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1036.30+41.45=1077.75(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1077.75×(1+4%)=1120.86(万元)。

  12.

  【答案】D

  【解析】该持有至到期投资2012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2062.59+10)×(1+4%)-2000×5%=2055.49(万元),2012年年末的摊余成本即为2013年年初的摊余成本。2013年经调整后的期初摊余成本=(1000+100)/1.04+(1000+50)/1.042=2028.47(万元);2013年年初摊余成本调整收益=2037.71-2055.49=-27.02(万元),2013年当期利息收益=2028.47×4%=81.14(万元),合计=-27.02+81.14=54.12(万元)。

  13.

  【答案】B

  【解析】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该项债券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1021.26+6.5=1027.76(万元)选项A正确;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1027.76×(1+4%)-1000×5%=1018.87(万元),其公允价值为1070万元,故应确认的资本公积金额=1070-1018.87=51.13(万元)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1018.87×(1+4%)-1000×5%=1009.62(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前该债券的账面价值=1009.62+51.13=1060.75(万元)选项D正确。

  14.

  【答案】B

  【解析】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该项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1593.36-1500×5%+10=1528.36(万元)。

  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1528.36×(1+4%)-1500×5%=1514.49(万元)。

  15.

  【答案】A

  【解析】该业务对2011年度营业利润的影响即处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影响甲公司2012年度营业利润的金额=15×10-0.5-120.6=28.9(万元)。

  16.

  【答案】C

  【解析】选项C,贷款和应收款项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中没有报价,因此企业从活跃市场上购买的基金不能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17.

  【答案】D

  【解析】2012年年末摊余成本=3746.37×(1+10%)-4000×8%=3801.01(万元);2013年年末摊余成本=3801.01×(1+10%)-4000×8%=3861.11(万元)

  18.

  【答案】D

  【解析】选项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选项B,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编制相反的会计分录;选项C,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19.

  【答案】C

  【解析】选项C,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一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以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BC

  【解析】只有债权性质的投资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权益性质的投资不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因为权益工具的到期日、回收金额等是不固定的;选项C,贷款和应收账款是没有报价的,所以在活跃市场购入的有报价的投资是不能作为贷款和应收账款的。

  2.

  【答案】BCD

  【解析】选项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3.

  【答案】AC

  【解析】选项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应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影响权益金额;选项D,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4.

  【答案】AD

  【解析】大海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用于短期获利,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选项A正确;大海公司该项投资的入账价值=110-0.4-4.6=105(万元)选项B不正确;大海公司从取得至出售乙公司股票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出售时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取得时支付的交易费用=(18×10-0.6)-105-0.4=74(万元)选项C不正确;大海公司处置乙公司股票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取得价款-出售时的账面价值=(18×10-0.6)-13×10=49.4(万元)选项D正确。

  5.

  【答案】AB

  【解析】2013年4月20日,甲公司因处置该项投资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处置价款-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1650-1000=650(万元)选项C不正确;2013年4月20日,甲公司因处置该项投资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处置价款-处置时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1650-1500=150(万元)选项D不正确。

  具体会计处理:

  2012年1月1日,购入债券投资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40

  投资收益                     10

  贷:银行存款                    1050

  2012年1月5日,收到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2012年12月31日,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应收利息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0(1500-1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

  借:应收利息                     40

  贷:投资收益                     40

  2013年1月5日,收到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2013年4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65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0

  ——公允价值变动          500

  投资收益                     15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

  贷:投资收益                     500

  提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投资收益,影响处置时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但不影响处置时的损益总额。

  6.

  【答案】BC

  【解析】选项B,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选项C,企业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7.

  【答案】BD

  【解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1080+12=1092(万元)选项A不正确,选项B正确;取得债券投资是应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金额=1092-1000=92(万元)选项C不正确;甲公司是溢价购买乙公司债券,所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应收利息之和-利息调整之和=100×10×5%×2-(1080+12-1000)=8(万元)选项D正确。

  8.

  【答案】BCD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故选项B、C和D正确。

  9.

  【答案】AB

  【解析】2010年5月8日甲公司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960+3=963(万元);

  甲公司2011年度利润表因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下跌应当确认的减值损失=(960+3)-120×5=363(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得通过损益转回,所以甲公司2012年度利润表因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回升影响损益的金额为0;截止2013年3月12日甲公司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计影响损益的金额=7×120-2.5-963=-125.5(万元)。

  10.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选项均正确。

  三、判断题

  1.

  【答案】×

  【解析】企业金融资产的类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

  【答案】×

  【答案】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权益工具投资具有不固定性,所以不能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3.

  【答案】√

  4.

  【答案】√

  5.

  【答案】√

  6.

  【答案】×

  【解析】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由于涉及期限比较短,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无需折现。

  7.

  【答案】×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以后期间其价值恢复时应通过损益转回其减值金额。

  8.

  【答案】×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

  9.

  【答案】×

  【解析】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其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入“投资收益”科目,属于损益内部的结转,不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

  10.

  【答案】×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相互重分类。

  11.

  【答案】×

  【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12.

  【答案】√

  13.

  【答案】√

  14.

  【答案】√

  【中】

  四、计算分析题

  1.

  【答案】

  (1)从购入到处置该债券对企业的损益的影响金额包括:取得投资时支付的交易费用、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持有期间收到的利息收益以及处置损益。具体金额=-1+(212-200)+200×6%+(216-212)=27(万元)。

  (2)2012年4月20日,大新公司出售A公司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216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

  ——公允价值变动          12

  投资收益                      4

  同时,将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到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贷:投资收益                      12

  2.

  【答案】

  (1)2010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68.54

  贷:银行存款                   1168.54

  (2)2010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168.54×6%=70.11(万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贷方摊销额=1000×10%-70.11=29.89(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70.11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9.89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3)2011年2月15日

  借:银行存款             1002(1260×80%-6)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800(1000×80%)

  ——利息调整          110.92

  [(168.54-29.89)×80%]

  投资收益                    91.08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1000×20%)

  ——利息调整          27.73

  ——公允价值变动         24.2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1000×20%)

  ——利息调整           27.73

  (168.54-29.89-110.92)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27

  (4)2011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20(200×10%)

  贷:投资收益             13.66(227.73×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6.34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利息                     2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4.34[280-(252-6.3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4.34

  (5)2012年3月15日

  借:银行存款                 298(300-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

  ——利息调整   21.39(27.73-6.34)

  ——公允价值变动58.61(24.27+34.34)

  投资收益                     18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8.61(24.27+34.34)

  贷:投资收益                    58.61

  3.

  【答案】

  (1)2012年1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0

  ——利息调整          72.59

  贷:银行存款                  2072.59

  (2)2012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072.59×4%=82.9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贷方摊销额=100-82.90=17.10(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82.9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7.10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2072.59-17.10)=2055.49(万元),公允价值为2100万元,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2100-2055.49=44.51(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4.51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4.51

  (3)2013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55.49×4%=82.22(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贷方摊销额=100-82.22=17.78(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82.2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7.78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2055.49-17.78=2037.71(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调整前的账面价值=2100+82.22-100=2082.22(万元),或者2037.71+44.51=2082.22(万元),公允价值为1900万元,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2082.22-1900=182.22(万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2.2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82.22

  (4)2014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37.71×4%=81.51(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贷方摊销额=100-81.51=18.49(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81.5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8.49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调整前的账面价值=1900+81.51-100=1881.51(万元),或者2037.71+81.51-100+44.51-182.22=1881.51(万元)(注意用摊余成本延续计算的要收到两次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公允价值为1870万元,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1881.51-1870=11.51(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将持续下跌,且短期内无回升的希望。所以将原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应转入资产减值损失,即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182.22-44.51+11.51=149.22(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49.2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1.51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7.71

  (4)2015年1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97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37.71

  ——减值准备          11.5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0

  ——利息调整          19.22

  (72.59-17.1-17.78-18.49)

  投资收益                     100

  五、综合题

  1.

  【答案】

  (1)事项(1)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2012年9月30日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应转出2012年6月30日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12年12月31日,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转回时应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更正分录:

  持续发生减值时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一并转到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2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2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工具转回应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不得通过损益科目。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0

  (2)事项(2)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不包括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的限售股权),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由于信达公司打算将该股份长期持有,没有近期出售的意图,所以应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3)事项(3)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

  ①企业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的价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500-2000×65%)200

  贷:投资收益                     200

  ②企业因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或重分类的金额较大,且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所允许的例外情况,使该项投资的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企业应当将该投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时应将该债券投资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更正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07.69(1500×35%/6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700(2000×3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7.69

  (4)事项(4)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投资成本,不应计入投资收益。

  更正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0

  贷:投资收益                     3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2.

  【答案】

  (1)贷款2012年至2016年每年年末的摊余成本金额;

  2012年年末摊余成本=(3695+1.66)×(1+10%)-4000×8%=3696.66+369.67-320=3746.33(万元);

  2013年年末摊余成本=3746.33×(1+10%)-4000×8%=3746.33+374.63-320=3800.96(万元);

  2014年年末计提减值损失前的摊余成本=3800.96×(1+10%)-4000×8%=3800.96+380.1-320=3861.06(万元);

  2014年年末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320/110%+2000/110%2=1943.8(万元),甲银行应确认减值损失=3861.0,6-1943.8=1917.26(万元),减值后摊余成本=1943.8(万元);

  2015年年末摊余成本=1943.8×(1+10%)-4000×8%=1818.18(万元);

  2016年年末摊余成本=1818.18×(1+10%)-2000=0。

  (2)

  2012年1月1日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4000

  贷:吸收存款             3696.66(3695+1.66)

  贷款——利息调整        303.34(4000-3696.66)

  2012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                     320

  贷款——利息调整                49.67

  贷:利息收入                   369.67

  借:吸收存款                     320

  贷:应收利息                     320

  2013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                     320

  贷款——利息调整                54.63

  贷:利息收入                   374.63

  借:吸收存款                     320

  贷:应收利息                     320

  2014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减值

  借:应收利息                     320

  贷款——利息调整                60.1

  贷:利息收入                   380.1

  借:吸收存款                     320

  贷:应收利息                     320

  借:资产减值损失                 1917.26

  贷:贷款损失准备                 1917.26

  借:贷款——已减值                3861.06

  ——利息调整  138.94(303.34-49.67-54.63-60.11)

  贷:贷款——本金                  4000

  2015年12月31日收到320万元利息

  借:贷款损失准备                 194.38

  贷:利息收入                   194.38

  (1943.8×10%)

  借:吸收存款                     320

  贷:贷款——已减值                  320

  2016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收到2000万元本金

  借:贷款损失准备                 181.82

  贷:利息收入                   181.82

  借:吸收存款                    2000

  贷款损失准备                 1541.06

  贷:贷款——已减值         3541.06(3861.06-320)

  此时“贷款损失准备”科目余额为1541.06万元(1917.26-194.38-181.82),“贷款”科目余额也是1541.06万元(3861.06-320-2000),摊余成本为贷款扣除减值损失后的余额,所以2016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为0。

展开全文

会计职称万题库

更多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实务
已有5843057人做题
下载
经济法基础
经济法基础
已有5681515人做题
下载

会计职称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