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社会工作者

考试吧>社工考试>模拟试题>正文
201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工作实务》知识点梳理(16)
考试吧 2014-04-28 08:54:12 评论(0)条

  点击查看:201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工作实务》知识点梳理汇总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1、优抚安置工作的一般理解

  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3、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把握思路:针对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优抚安置对象的特点需要及存在问题,运用各种有效的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开展富有成效的优抚安置工作。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①优抚工作:优待和抚恤

  a、优待:国家、社会、群众对对象?在政治、经济上给予适当高于普通社会成员待遇的制度。

  b、抚恤:一般是国家对对象?采取的一项物质抚恤形式。有死亡和残疾抚恤两类。

  ②安置工作

  a、一般或者广义:国家、社会对对象?的扶持、帮助或者就业安排。

  b、狭义:国家社会对退役军人的扶持、帮助或者就业安排。

  优抚安置对象的特点与需要

  ①优抚对象的特点与需要

  a、特点:

  分布广、人口结构复杂,可利用资源严重不足;

  积极与消极情绪并存(责任感、荣誉感和忧郁、偏执、敌对心理和行为并存,表现比普通群众显著)。

  b、需要:

  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

  医疗康复的需要;

  社会尊重的需要。

  ②安置对象的特点和需要

  a、特点

  民政部门主管的安置对象主要是退役士兵和军队离退休干部,而其中退役士兵是当前社会工作的一大难点热点,他们的特点是:

  利用帮助的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较优,能力较强;

  情绪波动较大。

  b、需要

  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试需要(身份转换期,就业及其它压力带来的焦虑、不满甚至愤怒情绪)

展开全文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