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的种类
1.概念
民事责任是指当事人违反民事法律上的约定或法定义务所应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2.承担民事责任的目的
(1)恢复受害人的权利
(2)补偿权利人的损失
3.种类
(1)违约责任
(2)侵权责任
4.两者区别
(1)侵权行为违反的是法定义务,违约行为违反的是约定义务
(2)侵权行为侵犯的是绝对权,违约行为违反的是相对权
(3)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违约行为的责任仅限于财产责任
5.侵权行为
(1)一般侵权行为
(2)特殊侵权行为
1)与工程建设相关的特殊侵权行为
①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②在公共场所、道旁、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单位应承担民事责任
③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应物、悬挂物发生倒塌、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二)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1)返还财产的三种情况
1)因不当得利所获得的财产
2)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撤销而应当返还的财产
3)非法侵占他人的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作、更换(仅适合于违约责任)
(1)种类物:修理、重作、更换
(2)特定物:修理、重作
7.赔偿损失
(1)违约责任:赔偿额应相当于对方因违约造成的损失
(2)侵权责任: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
8.支付违约金(仅适合于违约责任)
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0.赔礼道歉、
行政责任
(一)行政责任的种类
1.概念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所依法应当受到的法律制裁
2.行政处罚(7种)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6)行政拘留
(7)其它行政处罚
3.行政处分(6种)
(1)警告
(2)记过
(3)记大过
(4)降级
(5)撤职
(6)开除
(二)行政处罚程序
1.一般规则
(1)查明事实
(2)作出行政处罚前,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未告知,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3)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对申辩事由进行复核(拒绝听取当事人的申辩的,行政处罚不成立)。当事人提出理由成立的,行政机关应采纳
2.程序种类
(1)简易程序
1)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行政处罚的适用
2)可以当场作出处罚
(2)一般程序
(3)听证程序
1)行政机关作出吊销资质证书、执业资格证书、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建筑物和设备以及处以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适用
2)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3)当事人不承担组织听证的费用
3.行政处罚的执行
(1)行政处罚一旦作出,具有法律效力
(2)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刑事责任
(一)犯罪构成
1.犯罪客体
刑法所保护的而被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2.犯罪的客观方面
客观上必须具备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3.犯罪主体
指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或单位
4.犯罪的主观方面
故意或过失
(二)刑罚种类
1.主刑(5类)
(1)管制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管制具有一定的期限,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抵折刑期2日。
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人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并根据法定原则与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2)拘役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法方法。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l年。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抵折刑期1日。
(3)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4)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5)死刑
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包括立即执行与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况。死刑是刑法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
2.附加刑(3类)-可单独使用
(1)罚金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刑法》第52条规定,判处刑罚,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2)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的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同时剥夺下列权利:
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是将犯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没收财产与没收犯罪物品有本质区别,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人和法所有并且没有用于犯罪的财产。
3.工程建设领域犯罪构成
(1)重大责任事故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或者强令他人违章
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
构成及其特征是:
1)犯罪客体
本罪的客体,是生产安全。
2)犯罪的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或者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对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包工头、无证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等。
4)犯罪的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这种过失不论是表现为疏忽大意,还是表现为过于自信,行为人在主观上的心理状态都是一样的,即在主观上都不希望发生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但行为人对于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或者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行为本身,则可能是故意的。
(2)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主要指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犯罪构成及其特征是:
1)犯罪客体
本罪的客体,是劳动安全。
2)犯罪的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生产经营的指挥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包括对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条件负有提供、维护、管理职责的人。
4)犯罪的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在主观上都不希望发生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但行为人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则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过失。
(3)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
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构成及
其特征是:
1)犯罪客体
本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管理的法律制度。
2)犯罪的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
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仅限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
4)犯罪的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至于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质量标准则可能是故
意,也可能是过失。
例题
1.以下( )的犯罪主体是单位而不能是个人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C.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D.贪污罪
答案:C
2.以下属于刑罚的是( )
A.罚款
B.吊销许可证
C.没收违法所得
D.罚金
答案:D
行政处罚里有没收违法所得或没收非法财物
而刑罚里有没收财产
3.下列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中,只能适用于违约责任的有( )。
A.停止侵害
B.修理、重作
C.支付违约金
D.恢复名誉
E.赔偿损失
答案:BC
4.下列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
A.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
C.开除
D.行政拘留
答案:C
5.以下属于刑罚中的附加刑的是( )
A.罚金
B.拘役
C.剥夺政治权利
D.没收财产
E.警告
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