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命题规律解析
1.2013年中级会计实务单项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
章节 |
知识点分布
(共15个,每个1分,总计15分) |
第二章 存货 | 原材料减值的核算 |
第三章 固定资产 | 改良后原价的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价值的计算 |
第六章 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摊销额的计算 |
第八章 资产减值 | 定期测试减值的资产界定 |
第十章 股份支付 | 现金结算股份支付可行权日后的处理 |
第十一章 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 | 是否暂停资本化的情形界定;应付债券摊余成本的计算 |
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 | 未决诉讼中预计负债的计算 |
第十五章 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的界定 |
第十七章 外币业务 | 外币资产汇兑差额的科目归属 |
第十八章 会计政策变更 | 会计政策变更的界定 |
第二十章 财务报告 | 存货项目抵销的会计处理;合并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项目的抵销处理 |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 |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
2.单项选择题的设计特点
(1)题目的覆盖面较去年略升,难度适中。
2013年单项选择题共设计了15个,每个1分,共计15分,涉及12章的内容,与2012年所涉及章节数目略有上升;在题目的设计上难度与去年相当,计算模式的单项选择题所涉环节较少,无复杂的计算,6个理论测试题无复杂的辨析过程。
(2)计算类题目占主,理论辨析题为辅。
2013年的试卷中单项选择题有9个计算,6个理论辨析题,而2012年的试卷中单项选择题有11个计算,4个理论辨析题,单选题依然注重实务操作测试。
二、多项选择题的命题规律解析
1.2013年中级会计实务多项选择题的知识点分布
章节 |
知识点分布
(共10个,每个2分,总计20分) |
第三章 固定资产 | 影响固定资产处置损益的因素界定;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正误判定 |
第六章 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后续计量处理的正误判定 |
第八章 资产减值 | 资产减值能否转回的界定 |
第九章 金融资产 | 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处理的正误判定 |
第十四章 收入 | 是否影响损益的业务界定 |
第十七章 外币折算 | 资产负债表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的正误判定 |
第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的使用范围界定 |
第二十章 财务报告 | 合并范围的界定 |
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 | 转入事业结余的项目界定 |
2.多项选择题的设计特点:
多项选择题以理论的理解及实务应用为主要测试点,对知识点的系统性、综合性要求很高。
(1)甄别理论或实务操作的正误成为多选题的主要模板
在多项选择题的设计上,正误判定是一个常见模式,较为规范的提问方式有:
下列有关……的论断中,正确的(或错误的)的有( )。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将书中所有的知识点或某特定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测试,具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2013年此类题目有4个,涉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和外币报表折算的正误辨析;此类题目的份量占到了40%。
(2)注重对会计核算中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概念性的界定
2013年此类题目设计了5个,占了此类题目的50%。即资产减值能否转回的界定、是否影响损益的业务界定、追溯调整法或追溯重述法的使用范围界定、合并范围的界定和转入事业结余的项目界定,这种题目的设计体现了基础知识点的测试倾向,着力于基础知识的辨析。
(3)会计核算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多选题的选材内容上,解析因素影响是一个常见的选材角度,2013年的题目中属于此类模式的有影响固定资产处置损益的因素界定。
三、判断题的命题规律解析
1.2013年中级会计实务判断题的知识点分布
章节 |
知识点分布
(共10个,每个1分,总计10分) |
第二章 存货 | 存货跌价准备结转的判定 |
第三章 固定资产 | 一揽子购入多项固定资产的分拆处理判定;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
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 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 |
第九章 金融资产 |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处理 |
第十章 股份支付 | 集团内部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
第十一章 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 |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
第十五章 政府补助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
第十七章 外币折算 | 外币报表折算的会计处理 |
第二十二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 民间非营利组织受托代理资产的会计处理 |
2.判断题的设计特点
(1)设计倒扣分值,解题存在一定风险。
该类试题一般有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判断结果正确的得1分,判断结果错误的扣0.5分,不判断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对于并非十分有把握的判断题,宁可不做,以免被倒扣分数。从历年考试结果看,判断题的得分率要比多项选择题高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单项选择题的得分率。得分一般在7~10分之间,得分率约为85%左右。
(2)增大考试宽度,对非重点章节查缺补漏。
该类试题的内容一般也会涉及教材多个章节,有时会在一些非重点章节出题,各小题一般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并不涉及计算。在整个试卷中起到圈面的作用。
四、计算分析题的命题规律解析
1.2013年中级会计实务计算题的知识点分布
章节 |
知识点分布(共2个,总计22分) |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 因持股比例上升所致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会计处理(10分) |
第十六章 所得税 |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12分) |
2.2013年计算分析题的设计特征
(1)难度适中
2013年设计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会计核算,其难度与课本上的例题相当,另一个测试的是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也仅从基础知识的程度进行数据的设计和会计分录的编制,其难度相当于授课用题。
(2)所涉知识点通常局限于一章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
历年来会计师考试在计算题的选材上很少出现跨章情况,2013年两个计算题分属第五章和第十六章,用一个题目涵盖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是此类题目的设计特征。
五、综合题的命题规律解析
1.2013年中级会计实务综合题的知识点分布
组题模式 |
分值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结合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 15 |
销售折让、以旧换新及跨年度劳务收入的会计处理结合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 | 18 |
2.综合题的设计特征
(1)综合题的测试难度更像是计算题,难度有明显下降
第一个题目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两个独立的计算单元构成,其计算工作量相当于两个基础教学题,所涉章节为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第十二章债务重组。
第二个题目以销售折让、以旧换新和跨年度劳务收入的确认为主体,以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销售退回业务为辅,组合成了个稍大规模的收入计算题。主体测试点在于第十四章收入,略结合了第十九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如果从难度上分析,本次测试的计算题要难于综合题,容易让人误以为排错了位置。
(2)分值与2012年持平
2013年和2012年的综合题均为33分,占总分值的33%。不仅如此,这两年的计算题分值也一模一样均为22分,整体的主观题分值均占到了55分。
六、2014年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方法
(一)必备资料
1.2014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
2.课程讲义;
(二)听课方法
1.关键知识点在听懂的基础上记住,注意系统整理;
2.关键题型要做到举一反三。
(三)课后的学习方法
1.以听课笔记的强化记忆为方法,做到关键知识点的系统和整理;
2.以教辅资料为主要训练资料进行典型习题的训练,以消化关键题型的解题思路,并做到熟练掌握。
(四)考前的模拟训练
最后,愿各位学员努力学习,力争在2014年顺利通过中级会计实务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