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公务员

考试吧>公 务 员>申论>申论指导>正文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理论知识(3)
考试吧(Exam8.com) 2009-11-25 00:19:23 评论(0)条

  7.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准确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具有为子孙万代造福的远大目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而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的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束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社会中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效益高于一切”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生态文明倡导的社会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消费、生态化、俭朴、健康而有益。只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四大文明”的本质关系。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它们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灵魂,政治文明是保障,生态文明是前提条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生态文明具有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就成为社会整体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实现四大文明和谐发展就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第六,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变。

  申论真题: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从水电资源开发角度论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2007年下半年天津市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从建设生态文明角度论述科学发展观》。

  2007年山西省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从经济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角度论述科学发展观》。

  8.循环经济

  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首先,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健康。我们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次,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总是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第三,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如果再不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我们绝不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

  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落实上述要求,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治本之策。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落实到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制度设计、项目决策和法规规范制定等关键环节。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能源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抓好重化工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建设和改造,推进产业链延伸组合,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要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在狠抓工业节能降耗的同时,更加重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政府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降耗。

  申论真题: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从水电资源开发角度论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全文

公务员万题库

更多
行测
行测
已有8110223人做题
下载
申论
申论
已有421098人做题
下载

公务员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