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安全师

考试吧>安全工程师>模拟试题>案例分析>正文
2012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冲刺题及答案(2)
考试吧(Exam8.com) 2012-08-13 15:50:30 评论(0)条

  全卷共五大题,共100分。其中第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第三、四、五大题为主观题。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的0.5分。案例一:根据场景,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

  【连题】 2008年6月6日,8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 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 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 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 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 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1~8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第1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正确答案】:

  A

  第2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B炼油厂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后,应在( )内,将事故信息以电话快报方式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监管部门。

  A.1小时

  B.2小时

  C.24小时

  D.7天

  E.30天

  【正确答案】:

  A

  第3题 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

  A.明火

  B.静电放电

  C.高温烘烤

  D.油品含有的杂质

  E.接地不良的罐体

  【正确答案】:

  B

  第4题 预防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

  A.控制油品输入流速,防止喷溅

  B.保证罐体可靠接地

  C.加强管理和培训

  D.重新安装液位计

  E.增加消防水池

  【正确答案】:

  A,B

  第5题 油罐内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剂包括( )。

  A.直流水

  B.泡沫

  C.开花水

  D.二氧化碳

  E.干粉

  【正确答案】:

  D,E

  第6题 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 )的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监察机关

  C.劳动保障部门

  D.新闻媒体

  E.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

  A,B,E

  第7题 上述案例中,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包括( )

  A.报警

  B.疏散人员

  C.灭火

  D.追究事故责任

  E.抚恤伤亡人员

  【正确答案】:

  A,B,C

  第8题 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支出的下列费用中,属于安全投入的包括( )。

  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E.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费用

  【正确答案】:

  C,D

  【连题】 某年某月某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临矿互通,火灾共涉及5个矿区,造成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70人。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经初步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的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个矿区越界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9~15问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5题为单选题,6~7题为多题):

  第9题 这起事故构成(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死亡事故

  C.一般死亡事故

  D.重伤事故

  E.轻伤事故

  【正确答案】:

  A

  第10题 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30 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 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 )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应报( ) 批,( )下达结案通知。

  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监管总局

  B.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

  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安全监管总局

  D.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管总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

  E.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务院;省煤矿安全监察局

  【正确答案】:

  C

  第11题 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T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30 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为的特大事故以 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 )在中央新闻媒体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

  A.安全监管总局的有关部门。

  B.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C.国家劳动保障部门

  D.国务院新闻办公厅

  E.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

  A

  第12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 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 )或者未挣定( )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A.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B.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

  D.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少安全检查与协调

  E.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

  【正确答案】:

  B

  第13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 )依法强制执行。”

  A.事故调查组

  B.当地政府

  C.人民法院

  D.当地公安部门

  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

  【正确答案】:

  C

  第14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 通的出口,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

  A.责令限期改正

  B.逾期未改正的,予以关闭

  C.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D.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给予赔偿,不用追究刑事责任

  E.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A,C,E

  第15题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

  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B.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C.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采取措施的建议

  D.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E.依法审问和处理事故责任人

  【正确答案】:

  A,B,C,D

  案例二:根据场景,回答问题第16题 某修造船厂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该厂修船船坞几天前有一艘外国船籍的油船(约9万t)入坞,更换侧罐的外板和中央罐的船底外板。

  事故发生当天,准备更换其中的左弦3号侧罐(长约40m、宽约10m、高约20m)的外板。午在罐内装配脚手架,然后由10个人开始对罐内施工部分进行清扫,把堆积在外板更换部分息室上的残泥用锹、钩刮铲装在容器里,吊到船底。

  下午在清扫的同时,又有6人开始外板打眼和切割,用气焊在外板上开大致等间隔的换孔.同时进行休息室和外板接头的切割,气体(乙炔和氧气)是从甲板上的气体转换器通过软输入的。作业时已预先在罐底灌上水,并且是在除完泥渣的地方进行的。

  但是在开始打眼和切割约1h后,油罐内发生火灾,从事该项作业的人和清除泥渣的1向油罐外逃避,其中6人行动较慢,在升降梯等处被烧死或吸入过量一氧化碳而中毒死亡。经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如下:

  油罐上部气割或切割的火星引着下部休息室残留的泥渣,又引起其他处残留的泥渣燃罐底的水量少,刮落的泥渣没有完全被水盖住,从而引燃船底泥渣,这也是使火灾扩大的原因该造船厂每天定时测定作业场所可燃气 体浓度及氧气浓度,根据测定结果的规定在相;所标明是否可以进行烟火作业,对该船3号侧罐内的作业,清扫组和焊接组之间预先也商议计划。明火作业时,充分注意到了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但对泥渣这一可燃性物质它的易燃程度、应除去的量、残存泥渣的分布状态和使用明火场所的相互位置关系等则没有安全角度出发给予足够的考虑。油罐维修作业中,泥渣的存在不论在安全方面还是在劳动卫生方面,都是应充分考虑的事项。像这种气割火花引起泥渣着火,初期灭火失败导致火灾的事时有发生。这类事故有时是发生在油罐内,因此不易躲避,换气也困难往往造成重大人身故,为了作业安全,必须事前进行慎重的研究。

  这起事故存在的问题是:

  (1)罐底部盛水不足。

  (2)消防水管虽然拉进罐内,但负责使用的人着火时不在场,未能有效地利用。

  (3)带进罐内的灭火器不够用。

  为了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须采取的措施:

  (1)明确清除泥渣的判断标准和确立按该标准建立的现场检查体制

  (2)规定相应的烟火作业限制(包括禁止)。

  (3)调整作业间的联系。

  (4)推行以作业指挥人员为中心的安全作业。

  (5)确保避难通路、避难口和按需要设置、装备报警器。

  (6)配备数量合适的消防设备并掌握使用方法。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2.进入设备内工作应做好哪些安全防护?

  3.进入设备内动火工作应注意什么?

  4.对于未知的危险因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辨别?

  【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8,

  试题解析:

  1.凡进入生产区域的罐、塔、釜、槽、球、炉膛、锅筒、管道、容器等以及地下井、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称为设备内作业。进,、设备内作业的危险有:①中毒窒息。②火灾。③爆炸。④触电。⑤机械伤害;⑥坠落。 2.设备内作业应做好的安全防护措施: (1)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2)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加盲板或拆除线,不允许采用其他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干净。 (3)在进入设备前30min必须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安全指标,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小时各取样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4)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流通良好。 (5)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l2V,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6)进入有腐蚀、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合体防护用品、器具。 (7)在设备内动火,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和履行规定的手续。 (8)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 (9)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若需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10)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3.进入设备内动火,必须对设备内有害气体以及氧含量的监测。为保证设备内动火作业 全,应对检修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管线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置换 4.对于未知的危险因素辨识,可以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法如故障树分析法每件树分析法

  【连题】 某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该工段414m2 房全部被摧毁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一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回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说明情况,埋下了重大事故隐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胎操作规程对欲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17~19问题(共23分):

  第17题 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8,

  试题解析: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2)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 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1)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2) 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讥和考核,持证上岗。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于违规操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说明双方单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3)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政府和厂方也没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第18题 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8,

  试题解析:

  提出的处理建议如下: 化工厂为化学危险品生产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八十二、八十五条,追究该厂主受责人的法律责任;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19题 试提出防范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8,

  试题解析:

  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有: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2)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包话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投业人员严格执行。 (3)双方单位应当对者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4)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第20题 某企业有玻璃器皿生产车间,该企业的玻璃器皿制造分为烧制玻璃溶液、吹制成型和退火处理三道主要工序,烧制玻璃溶液的主要装置是玻璃熔化池炉。烧制时,从炉顶侧面人工加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纯碱(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原料,用重油和煤气作燃料烧至1300~17000C,从炉底侧面排出玻璃溶液。

  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房顶是水泥预制板,厂房内有46t玻璃熔化炉1座,炉高6m,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m,炉底高出地面1.5m,距炉出料口3m处是玻璃器自动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直线距离15m,重油储罐距厂房直线距离5m。厂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

  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顶近1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2010年6月11,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

  【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8,

  试题解析:

  1.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对该企业进行监督检时行使了现场检查权、当场处理权和紧急处置权。 《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进入生产经营单位鞋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即有现场检查权;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即有当场处理权;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即有紧急处置权。 2.根据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l3816—2009)的规定,该企业存在的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有设备有缺陷、电磁辐射危害、明火危害、高温物质危害等;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有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等。可能存在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是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等。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第21题 某火力发电厂有6台额定压力为13.72MPa,额定蒸发量为670t/h的电站锅炉。为保证锅炉启动和稳定燃烧,建有2个500m3的轻柴油储罐。为发电机冷却,建有制氢站。制氢站装有1套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氢罐的工作压力为3.2MPa,体积13.9m3。

  锅炉燃用煤粉由磨煤机加工后,经输粉管道直接进入炉膛。因为生产需要,该厂决定对磨煤输粉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部分距离地面6m高的破损输粉管道,更换新管道。

  在施工中,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使用额定起重量为5t的电动葫芦。拆除旧管道时,使用乙炔进行气割。新管道焊接前,使用角磨机进行抛光。拆除的旧管道和其他设备使用叉车运走。施工现场周围有 正在使用的动力电缆和高温管道,还有部分未消除的煤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施工现场有哪些特种设备?哪些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2.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大危险源。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说明该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引发的因素。

  4.简述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8,

  试题解析:

  1. 该施工现场特种设备有电站锅炉、氢罐(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压力管道、氧气瓶、乙炔气瓶。 特种作业有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起重机械作业,电工作业,压力容器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企业内机动车驾驶、登高架设工作。 2.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T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是: (1)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Ot/h的锅炉即为重大危险源,所以 6台电站锅炉均构成重大危险源。 (2)制氢站4个氢罐的工作压力为3.2MPa,体积13.9m3,氢气是易燃介质,且PV=3.2MPa×13.9m3×4:177.92MPa.m3≥100MPa.m3,所以该4个氢罐构成霞大危险源。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该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引发的因素是: (1)锅炉爆炸。电站锅炉可能因为强度降低,超压使用,维修、操作不当等原因发生锅炉爆炸事故。 (2)压力容器爆炸。制氢站的制氢设备和4个氢罐属于高压设备或容器,有发生压力容器爆炸的可能。 (3)起重伤害。电动葫芦属于起重设备,在操作时有可能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4)机械伤害。磨煤机等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件有发生机械伤害的可能。 (5)车辆伤害。该火力发电厂有叉车等厂内运输车辆,可能发生车辆伤害。 (6)中毒。 (7)火灾。 (8)灼烫。 (9)高处坠落。改造T程的部分拆除和安装工作在脚手架上进行,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0)触电伤害。 4.(1)该施工现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1)预防锅炉、压力容器爆炸,起重伤害的安全措施。定期做安全检查,保证安全附件可靠运行.专职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司炉工、压力容器操作工、起重工的培训考核。 2)预防机械伤害措施。机械运动部件必须有防护,机械强度验证,使用本质安全机械,对 工进行职业培训。 3)预防车辆伤害措施。制定车辆使用管理规程。 (2)预防中毒的安全措施是:加强监测报警、加强安全教育、配备防毒面具。 (3)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措施是:高处作业要用防坠落栏杆,有安全带,避免上、下同 作业。 (4)预防触电的安全措施是: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使用安全电压,保证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第22题 某化工厂原料和中间产品有火灾、中毒危险,最终产品是氯气。上级单位要求化工厂制.事故应急预案,厂长甲将任务交给厂调度室主任丙,主任丙为了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工作,自利用业余时间独自编制事故应急预案。三个月编好后交给厂长甲,厂长甲看后做了如下批示:

  1.发生事故后先保重要设备再抢救人员,符合“无私奉献的精神”。

  2.事故应急领导组组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担任,符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发生事故后由公安消防部门通知附近居民,体现了生产不扰民的原则

  4.发生事故后由厂长甲向当地“安监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程序合理清晰。

  5.应急设施设备评估合理。

  厂长甲即令打印下发执行。之后,厂长甲要求主任丙组织一次演练,主任丙编制了演练步骤,演练指挥部设在氯气库房的下风向的空地上:

  第一步:打开氯气库房大门并打开一瓶氯气,使少量氯气释放到空气中。

  第二步:参演人员C、D在氯气库房门外假装晕倒。

  第三步:有人发现事故后先到厂调度室报告。

  第四步:外部救援组织进厂实施抢险救护,救助中毒人员。

  第五步:110、119、120救护车等到场后将中毒人员送到医院。第六步:外部救援力量赶到现场,进行救护抢险。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有哪些不正确的做法?

  2.事故应急预案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指出该应急预案演练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

  【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8,

  试题解析:

  1.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有: (1)事故应急预案仅由调度室主任丙一人制订是不符合要求的。 (2)事故应急预案制订后仅由厂长批示后就下发执行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事故应急预案应该由生产、安全、技术、工会等部门成员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 同制订。 (2)事故应急预案制订好后应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后才由厂长批示下发执行。 2.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如下: (1)“发生事故后先保重要设备再抢救人员”是错误的做法,应先抢救、员,再保护重: 设备。 (2)“事故应急领导组组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担任”不符合有关规定,组长应由厂 担任。 (3)“发生事故后由公安消防部门通知附近居民”不妥当,发生事故后应由化工厂或应急指挥中心及时通知附近居民。 (4)“发生事故后由厂长甲向当地安监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不够准确.事故发生后,除 向安监部门和环保部门报告外,还应该向消防部门、公安部门、质检部门报告 3.该应急预案演练存在的问题及正确的做法如下: (1)“演练指挥部设在氯气库房的下风向的空地上”是错误的,演练指挥部应该设在氯气房的上风向。 (2)演习时使用真正的氯气是错误的,应该使用无毒的替代品。

  第23题 某火炮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9人死亡,49人受伤。事故基本情况是:该火炮厂是村办集体企业,由村民陈某任厂长,实行承包经营,实际上是由陈某与村民杨某合伙生产经营。后因经营亏损,陈某向杨某提出不再合伙经营,杨某同意,并提出修改合同,在合同上明确杨某也是承包人。于是,二人找到村领导,村领导明确表态,对杨某要求经营火炮厂的要求给予否定,理由是杨某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和职称,不能让其办分厂但陈、杨二人私下商定以一个厂的名义。分成两组各自独立生产经营,自负盈亏,并在未经任何部门、任何人检查验收的情况下,将厂房分为两部分,进行生产。由于厂房分割后,空间狭小,厂房内切引、插引等危险工序与封底、封面、编序等一般工序混于同一厂棚内。当时,农忙季节已过,来厂要求干活的村民很多,陈、杨二人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业务上,陈将厂内工作安排事宜交由其妻主管,杨则将工作安排事宜交由其女负责。

  这二人都是一般农家妇女,未经过专门培训学习开始二人还简单地给新来工人强调一下火炮安全生产的一般常识,然后安排上岗,后来连简单的要求都不强调就安排工人上岗。事故发生当天,切引工龙某在工作台上垫上木板,用菜刀将引线切成小把,供插引工领去插引。因当时来做工的人较多,切好的引线不够用,龙某就用另一工人切过油蜡纸的菜刀和垫板,肩上搭着引线,在工棚内插引区来回走动,随意切引线,当龙某在工棚南段东端切引线时,发生燃烧,引起待插引火炮发生爆炸,导致事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这起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针对此事故,对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3.该火炮厂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的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3.8,

  试题解析:

  1.从这起事故发生的情况看,火炮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上岗作业的工人未经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从事危险作业时违反作业工序的有关规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对安全隐患的分析:该厂负责日常生产管理的是未经任何培训的两名农家妇女,对新来厂工作的工人也不进行任何安全生产培训,他们对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规定都不清楚、不了解。有关国家标准规定:“所有切钻工具,要求刃口锋利,使用时应当操油或交替使用”;“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必须按工艺流程分设车间、固定工序和人员。” 本案中的龙某正是违反上述规定,使用其他工人刚切过油蜡纸而又不锋利的菜刀,又在插引工中流动切引,致使切燃引线,引发爆炸。由此可见,烟花爆竹生产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产品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新招收的人员必须边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技术培训,才能上岗作业,这是保证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生产经营活动最直接的承担者是从业人员,每个岗位从业人员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安全了,整个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就基本上得到了保障,因此,如何从制度上保证每个从业人员具有在本职工作岗位进行安全生产操作的知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实行市场经济后,乡镇企业、私营经济、个体经营迅速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很多,大量的季节工、农民轮换工走上工作岗位,其中不少人在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岗位,这些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低、安全生产意识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必要的文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加以解决。 3.《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同时,《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火炮厂在这些方面明显违反《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

展开全文

安全工程师万题库

更多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已有2053988人做题
下载
安全生产技术
安全生产技术
已有2167704人做题
下载

安全工程师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