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公务员

考试吧>公 务 员>行政能力>推理判断>正文
2010国考行测考点突破—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1)
中公教育 2009-11-04 18:53:48 评论(0)条

  中公教育将根据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最新变化为考生做出有重点的系列指导,第一阶段将着重于行测速解技巧的讲解,即针对行测各专项重点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讲解与训练。每日为考生讲解一个专项,同时提供相关的专项练习,帮助考生快速掌握行测的解题技巧。

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考点突破系列三

——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一)

  判断推理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排在第四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题型就是逻辑判断。逻辑判断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之一,虽然题量不大,但往往占据了考生大量的时间。事实上,解逻辑判断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掌握了这些技巧,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对正确地解题有很大的帮助。中公教育专家将为考生介绍解逻辑判断题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并结合例题对各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希望给予考生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一、概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的题目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种题型。必然性推理题目较少,方法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可能性推理题目数量较多,难度较大,并且在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力度逐渐加大。

  必然性推理又叫演绎推理,是指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包括:各种直言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以及模态推理。

  可能性推理又叫或然性推理,是与必然性推理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主要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在公务员考试中根据题型又可分为加强型、削弱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和结论型六种题型。

  逻辑推理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文氏图法、图表法、排序法、代入法、计算法、假设法、排除法、矛盾法、反对法、抽象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寻找因果联系和寻找逻辑漏洞等。下面我们将选取最重要、实用性最强的几种方法为考生做出讲解。

  二、代入法

  代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在题目信息比较繁琐或对题目的解答没有思路时,都可以用代入法。代入法在必然性推理(由前提必然推出某个结论)和可能性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推出关系)的题目中都可使用。

  1、必然性推理

  在必然性推理中,当题目涉及由多个条件推出结论常用代入法,一般采用正向代入,即将选项代入题干,如果与题干相矛盾,则为假。

  例题1:有人问甲、乙、丙三人的年龄。甲说:“我22岁,比乙小2岁,比丙大1岁。”乙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丙和我差3岁,丙25岁。”丙说:“我比甲年岁小,甲23岁,乙比甲大3岁。”

  以上每人所说的3句话中,都有一句是故意说错的,你知道3个人的年龄到底是多大吗?( )

  A.甲22岁,乙25岁,丙21岁

  B.甲23岁,乙22岁,丙25岁

  C.甲22岁,乙23岁,丙21岁

  D.甲23岁,乙25岁,丙22岁

  解题分析:本题用代入法来解题比较方便。将A项代入,则甲只有一句错误,乙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所以A项错误;将B项代入,则甲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所以B项错误;将C项代入,则甲只有一句错误,而乙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所以C项错误;将D项代入,则甲乙丙三人各有一句错误,符合题意。

  所以,正确答案是D。

  2、可能性推理

  在可能性推理中,解前提型题目时,有时会出现多个选项能支持题干的结论或者四个选项似乎都不是前提的情况,此时考生可通过反向代入来解题。即将选项的否定代入题干,如果无法推出题干结论,则该选项是题干论证的前提;反之,如果不影响题干结论的推出,则该选项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

  例题2:新一年的音乐颁奖典礼打破了过去只有一首最佳金曲的评选方式,而按照摇滚、爵士等几种音乐风格分别评选最佳金曲。这样可以使音乐工作者的工作得到更为公平的对待,也可以使听众和音乐爱好者对音乐的优劣有更多的发言权。

  根据以上信息,这种评选方式的改变所隐含的假设是( )。

  A.划分音乐风格,能促进音乐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每一首歌都可以按照该划分方式进行分类,没有遗漏

  C.听众和音乐爱好者都有各自喜欢的歌曲风格

  D.评选方式的改变为音乐工作者提供了更多展现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解题分析:题干的论点是按照摇滚、爵士等风格分别评选最佳金曲可以使音乐工作者得到更为公平的对待。四个选项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题干,为了寻找对题干论证不可缺少的假设,我们可以将选项的反命题代入其中,如果不能得出题干中的结论,则此选项即为必需的隐含假设。

  B项的反命题为“不是每首歌都能以该方式进行分类”,这样就造成有些歌曲无法出现在所划分的类别中,从而无法参与最佳金曲的评价,从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因此B项是得出题干结论所必不可少的假设,而将选项A、C、D反向代入都不影响题干结论的推出,故这三个选项都不是必需的。

  所以,正确答案是B。

  三、排除法

  排除法几乎在所有选择题中通用,在逻辑判断题中也不例外,不过排除法在逻辑判断题中的应用方式与其他题型也有所不同。

  1、必然性推理

  在必然性推理中,如果题目中出现多个条件,可以首先排除掉与条件不符合的选项;排除法也可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用,如可以在直接推导过程中或者使用其他方法推导的过程中,边推导边排除掉错误的选项。有些题目往往在没有推导出正确选项之前就可以将所有的错误选项排除,使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保证正确率。

  例题1: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

  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

  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

  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

  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

  解题分析:题目中要判断三人的职业,要根据已知条件直接判断比较不易,这时采用排除法解题就比较简单。由题干中“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两个条件可知,汤姆和卡尔都不是推销员,所以只能乔治是推销员,据此,可以排除选项A、B、D,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是C。

  所以,正确答案是C。

  2、可能性推理

  在可能性推理中,在寻找加强、削弱、解释、前提项时,可以首先排除掉与题干论证无关的选项;在寻找题干论证的结论时,除了排除掉无关项外,还可以排除掉与题干论证相矛盾的选项。此外,当一些选项说得过于绝对之时,往往也不是题干论证的结论,可以排除。

  例题2: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帮助,从科学角度看,所谓人体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不成立。人体缺的是营养,而核酸不可能缺。某些广告说人老了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会减弱,更是无稽之谈。

  由此可以推出( )。

  A.人生病都是营养不良的结果

  B.人体内的核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C.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

  D.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进身体健康

  解题分析:本题是结论型题目,直接使用排除法解题能减少解题时间。因为题目中没有提到生病与营养的关系,所以A项为无关选项,排除;题干中明确指出核酸不可能缺,所以B项是错误选项,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把题干讨论的内容扩大到所有保健品,显然不正确,排除。因此,可以从题干中推出的只有D项。

  所以,正确答案是D。

  四、矛盾法

  当一个题目有多句话,且告诉我们有几真几假时,可以尝试寻找矛盾关系,使用矛盾法解题。

  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常见的矛盾关系有以下几种:

  直言命题:“所有S都是P”和“有些S不是P”;

  “所有S都不是P”和“有些S是P”;

  “某个S是P”和“某个S不是P”。

  复言命题:“p并且q”和“非p或者非q”;

  “或者p,或者q”和“非p并且非q”;

  “如果p,那么q”和“p并且非q”;

  “只有p,才q”和“非p并且q”。

  例题: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西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鲍西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订婚。鲍西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西娅的肖像。求婚者中谁通过这三句话,最先猜中鲍西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谁就可以娶到鲍西娅。金盒子上说:“肖像不在此盒中。”银盒子上说:“肖像在铅盒中。”铅盒子上说:“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西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话是真的。鲍西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 )

  A.金盒子 B.银盒子

  C.铅盒子 D.不能确定

  解题分析:题目中指出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可以利用矛盾关系来解题。我们先找出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盒子,那么除了这两个盒子外,第三个便是说假话的盒子。

  题干中,银盘子说“肖像在铅盒中”,铅盒子说肖像不在铅盒中,两者构成矛盾关系,因此必有一真一假。由此可以确定剩下的金盒子的话是假的,即“肖像在金盒子中”。

  所以,正确答案是A。

  五、反对法

  当一个题目有多句话,且告诉我们只有一真或一假,且找不到矛盾关系时,可以尝试寻找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使用反对法解题。

  互为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常见的反对关系有以下几种:

  “所有S都是P”和“所有S都不是P”;

  “所有S都是P”和“某个S不是P”;

  “所有S都不是P”和“某个S是P”。

  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常见的下反对关系有以下几种:

  “有些S是P”和“有些S不是P”;

  “某个S不是P”和“有些S是P”;

  “某个S是P”和“有些S不是P”。

  在公务员考试中,下反对关系较反对关系更为常见。

  例题: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有关这20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Ⅰ.有人在该公司入股。

  Ⅱ.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

  Ⅲ.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

  根据以上事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A.20名员工都入了股

  B.20名员工都没入股

  C.只有一人入了股

  D.只有一人没入股

  解题分析:在找不到矛盾关系时,如果能找到具有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也能有助于我们迅速解题。题目中特称肯定命题“有人在该公司入股”和特称否定命题“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构成一对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由于题干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所以“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是假命题,由此可推出“总经理在该公司入了股”,接着又可推出“有人在该公司入股”是真的,则“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这一命题是假的,因此可推出“20名员工都入了股”,即A项是正确的。

  所以,正确答案是A。

展开全文

公务员万题库

更多
行测
行测
已有8110223人做题
下载
申论
申论
已有421098人做题
下载

公务员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