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考B类申论试题材料以“文化”切入,却直奔着一个更为具体和切实的“安全”问题而去,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在“风险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控制越来越多城市灾变,以使城市建设和运行更加以人为本的问题。这不只是一个现实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理念甚至哲学问题。
材料一开宗明义,提出构建社会综合应急系统的观点,并从整合现有公共应急资源、建设城市综合减灾应急系统、提高公众危机意识、加强公共安全文化教育等方面展开具体论述。其中着重强调公共安全文化教育应从提高社会文化自律性、培育和高扬生命文化、大力普及公共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为构建社会综合应急系统指明了具体的改进方向和着力点。
材料二从“技防”和“人防”关系入手,强调对各种小概率灾变不能一味考虑技术防范,一方面代价过大,另一方面,在健全的“技防”设施和手段,都有赖于“人防”来落实和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人防”内容则主要包括:
第一,做好防灾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使其时刻处于有效状态,紧急关头用得上;
第二,做好专业人员的防灾救灾知识与安全技能培养,使其在紧急时刻发挥有效疏散作用和救援作用;
第三,做好普通群众的安全文化教育,使其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四,做好应灾演练,使其反复化、常态化、制度化;
第五,在各项建设和具体工作中贯彻安全意识和要求,尽量降低灾害可能。
材料三围绕“脆弱性”问题,依托上海大火事故,重点揭示在城市建设和生活中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在建筑规划设计和作业、市民防范意识、市民自救意识和技能等方面揭示出导致城市运行中“脆弱性”存在的因素,从一个侧面为防范和应对城市灾变提供了对策启示。强调及时、快速、准确、有效地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对降低城市运行中脆弱性的重要意义。
材料四以甲乙丙三个市民的现实体会为背景,反映出城市建设,尤其是其中公共交通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给市民生活带来了巨大不变和安全隐患,揭示出城市建设和规划应该更加注重安全和市民生活的便捷,这是城市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反映。
材料五阐述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的观点,启发我们认识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发生的必然性,并揭示在保持忧患意识的同时发扬“天变不足畏”的精神,尽最大努力做好各种安全防范工作,积极应对灾难,才是对抗灾难,减轻损失的最可取做法。
全部五则材料逻辑顺畅,主题突出,揭示了在城市灾变必然发生的现实面前,通过城市建设和运行中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贯彻,对“脆弱性”因素的高度重视,通过“技防”和“人防”的双重安排,树立理性、清醒、乐观的应对态度和意识,必然可以有效应对灾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试卷题目设置继续沿袭四道大题五道小题的命题思路,包括了概括题、分析题、实务(类公文)题、对策题和综合论述等题型,可谓中规中矩,难度相对较小,考查指向明确,更加注重实务性要求,体现了国考整体选拔趋势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