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会计职称

考试吧>会计职称>复习指导>中级财务管理>正文
2011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章节总结(16)
考试吧(Exam8.com) 2011-01-12 21:41:48 评论(0)条

  第二节 收入管理

  一、销售预测分析

  销售预测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一)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即非数量分析法,是指由专业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对预测对象的未来情况及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一般适用于预测对象的历史资料不完备或无法进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推销员判断法、专家判断法和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二)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也称数量分析法,是指在预测对象有关资料完备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作出预测。它一般包括趋势预测分析法和因果预测分析法两大类。

  1.趋势预测分析法

  趋势预测分析法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等。

  (1)算术平均法

  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求出算术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

  该法适用于每月销售量波动不大的产品的销售预测。

  (2)加权平均法

  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将各个样本值按照一定的权数计算得出加权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

  【权数的确定】

  按照“近大远小”原则确定。

  加权平均法较算术平均法更为合理,计算也较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应用较多。

  (3)移动平均法

  是从n期的时间数列销售量中选取m期(m数值固定,且m

  为了能使预测值更能反映销售量变化的趋势,可以对上述结果按趋势值进行修正,其计算公式为:

  移动平均法只选用了n期数据中的最后m期作为计算依据,故而代表性较差。此法适用于销售量略有波动的产品预测。

  (4)指数平滑法

  指数平滑法实质上是一种加权平均法,是以事先确定的平滑系数α及(1-α)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预测销售量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平滑系数的确定】

  一般的,平滑系数通常在0.3-0.7之间。在销售量波动较大或进行短期预测时,可选取较大的平滑系数;在销售量波动较小或进行长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小的平滑系数。

  2.因果预测分析法

  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指通过影响产品销售量(因变量)的相关因素(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销售预测的方法。因果预测分析法最常用的是回归分析法,本章主要介绍回归直线法。

  待求出a、b后,代入y=a+bx,结合自变量x的取值,即可求出预测对象y的预测销售量或销售额。

  二、销售定价管理

  (一)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价值因素,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的大小决定着价格的高低。

  成本因素,成本是影响定价的基本因素。从长期来看,产品价格应等于总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

  市场供求因素,当一种产品的市场供应大于需求时,就会对其价格产生向下的压力;而当其供应小于需求时,会推动价格提升。

  竞争因素,

  政策法规因素。

  (二)产品定价方法

  1.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基本原理:价格=单位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利润=单位成本+价格×税率+单位利润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利润

  (1)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

  ①成本利润率定价

  单位利润=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单位产品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

  ②销售利润率定价:

  单位利润=单位价格×销售利润率

  单位产品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价格×销售利润率

  这里的单位成本是指单位全部成本费用,可以用单位制造成本加上单位产品负担的期间费

  (2)保本点定价法

  利润=0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3)目标利润定价法

  利润为已知的目标利润。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

  (4)变动成本定价法(特殊情况下的定价方法)

  企业在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只增加变动成本,而不增加固定成本。此时,在确定价格时,产品成本仅以变动成本计算。

  此处的变动成本是指完全变动成本,包括变动制造成本和变动期间费用。

  价格×(1-税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利润=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成本利润率

  =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

  变动成本定价法确定的价格,为生产能力有剩余情况下的定价方法,不能用于正常销售产品的价格制定。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升降而变动的程度,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价格变动量

  △Q一需求变动量

  P0—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Q0—基期需求量

  【提示】一般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因此,弹性系数为负数(特殊情况例外)。

  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时,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式中:P0一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Q0一基期销售数量;

  E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一单位产品价格;

  Q一预计销售数量。

  【提示】这种方法确定的价格,是保证产品完全销售出去的价格。如果高出该价格,产品就不能完全销售出去。

  (2)边际分析定价法利润=收入-成本

  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的价格为最优价格。

  (四)价格运用策略

  1.折让定价策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来刺激购买者,从而达到扩大产品销售量的目的。

  价格的折让主要表现为单价折扣、数量折扣、推广折扣和季节折扣等形式。

  2.心理定价策略,是指针对购买者的心理特点而采取的一种定价策略,主要有声望定价、尾数定价、双位定价和高位定价等。

  3.组合定价策略,是针对相关产品组合所采取的一种方法。它根据相关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情况,使互补产品价格有高有低,或使组合售价优惠。

  4.寿命周期定价策略,是根据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生命周期,分阶段确定不同价格的定价策略。

展开全文

会计职称万题库

更多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实务
已有5829214人做题
下载
经济法基础
经济法基础
已有5664838人做题
下载

会计职称章节课

全部科目

会计职称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