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会计职称

考试吧>会计职称>复习指导>中级财务管理>正文
2011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知识点(58)
考试吧(Exam8.com) 2010-12-26 16:41:23 评论(0)条

  考点七:作业成本管理

  ☆考点精析

  (一)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是成本分配的依据。成本动因又可以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反映作业量与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作业动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在作业成本法下,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而间接费用的分配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作业成本法很好地克服了传统成本方法中间接费用责任划分不清的缺点,使以往一些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变为可控,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决策、计划和控制的作用,以促进作业管理和成本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符合战略管理思想要求的现代成本计算和管理模式。它既是精确的成本计算系统,也是改进业绩的工具。作业成本管理包含两个维度的含义:成本分配观和流程观。

  1.成本分配观,它说明成本对象引起作业需求,而作业需求又引起资源的需求。因此,成本分配是从资源到作业,再从作业到成本对象,而这一流程正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

  2.流程观,它为企业提供引起作业的原因(成本动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业绩计量)的信息。流程观关注的是确认作业成本的根源、评价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已实现的结果。企业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改进作业链,提高从外部顾客获得的价值。

  (四)所谓增值作业,就是那些顾客认为可以增加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业中的作业。一项作业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才可断定为增值作业:

  (1)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

  (2)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

  (3)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提示】增值成本即是那些以完美效率执行增值作业所发生的成本,或者说,是高效增值作业产生的成本。而那些增值作业中因为低效率所发生的成本则属于非增值成本。

  非增值作业,是指即便消除也不会影响产品对顾客服务的潜能,属于不必要的或可消除的作业,如果一项作业不能同时满足增值作业的三个条件,就可断定其为非增值作业。

  执行非增值作业发生的成本全部是非增值成本。持续改进和流程再造的目标就是寻找非增值作业,将非增值成本降至最低。

  (五)作业成本管理中进行成本节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作业消除:消除非增值作业或不必要的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

  2.选择作业:对所有能够达到同样目的的不同作业,选取其中最佳的方案;

  3.作业减少:以不断改进的方式降低作业消耗的资源或时间;

  4.作业共享:利用规模经济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

展开全文

会计职称万题库

更多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实务
已有5829214人做题
下载
经济法基础
经济法基础
已有5664838人做题
下载

会计职称章节课

全部科目

会计职称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