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五: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的选择(熟练掌握)
☆考点精析
集权型或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本质上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政策,是企业基于环境约束与发展战略考虑顺势而定的权变性策略。
依托环境预期与战略发展规划,要求企业总部必须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取向等因素,对不同财务管理体制及其权力的层次结构作出相应的选择与安排。
【相关链接】财务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时选择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体制的集权和分权,需要考虑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具体特征,以及集权与分权的“成本”和“利益”。
1.企业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的必要程度是企业有无必要实施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因素。
作为实体的企业,各所属单位之间往往具有某种业务上的联系,特别是那些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求各所属单位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反之则相反。各所属单位之间业务联系的必要程度是企业有无必要实施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因素.
2.企业与各所属单位之间的资本关系特征是企业能否采取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条件。
只有当企业掌握了各所属单位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企业才有可能通过指派较多董事去有效地影响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也只有这样,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才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企业总部。
3.考虑财务管理体制的集中与分散,还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成本”和“利益”差异。
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属单位积极性的损失和财务决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发生的各所属单位财务决策目标及财务行为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背离以及财务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散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
【提示】集权和分权应该考虑的因素还包括环境、规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由管理者的素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因素所决定的企业及各所属单位的管理水平,对财权的集中和分散也具有重要影响。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多地集中财权。否则,财权过于集中只会导致决策效率的低下。
☆经典例题
【例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更适合于企业采用集权制财务管理体制的情形有( )。
A.企业管理层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
B.企业与各所属单位的业务联系非常密切
C.企业拥有各所属单位有表决权的股份比例很低
D.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非常敏感
【答案】AB
【解析】当企业的管理层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时,有助于企业集中财权,因此更适合采用集权制,选项A是正确的;当企业与各所属单位的业务联系非常密切时,越有必要采取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因此,选项B的说法也是正确的;只有当企业拥有相当比例的所属单位的表决权股份后,企业才有可能通过指派较多董事去有效地影响各所属单位的带无决策,也只有这样,各所属单位的财务决策才有可能相对“集中”于企业总部,因此,选项C的说法错误;所属单位的积极性对于企业采用的财务管理制度很敏感,说明如果采用集权制,各单位的积极性会显著下降,集权制的成本过高,此时不适宜采用集权制,因此,选项D的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