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走进视频直播间。
[主持人]: 今天上午,2011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部分已经结束了,我们也收到了很多考生朋友的反馈,比如说时间紧答不完啊,有很多题没有见到过不知所措啊,那么究竟今年的行测试卷跟往年比有什么变化吗?难度有加大呢?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来了三位名师第一时间来跟我们的考生交流一下这些问题,欢迎蔡金龙老师、伍景玉老师,以及李委明老师。欢迎三位老师的到来!
[主持人]: 首先先给我们考生解答一下问题,是不是难度加大了?
[蔡金龙]: 很多学生有反馈,普遍认为难度加大了,源于一些变化。第一,题量发生了变化,140道题减到135道题,这些题型的变化和考试预期有差别,所以会有不适应。第二题目的顺序和大纲的顺序不一致,与预期发生了差别。第三,就整个内容而言更贴近实际,与平时看到的题型不同,也与预期有差别。这就显得难度变大了。这应该说延续了一脉相承的规律,这次集中的体现,比前几年更为凸显。
[主持人]: 所以总的来说对考生来讲难度是有增大的。
[蔡金龙]: 对,这也是近几年来考生竞争比较激烈,要求考生区分度比较大所出现的结果。
[蔡金龙]: 题量虽然减少了,但是与自己的预期有差别,整个的时间把控上就没有那么游刃有余了。之前我们说希望考生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这部分考生就会觉得考生没有那么难了。
[主持人]: 顺序上是不是也有差别呢?
[蔡金龙]: 据考生说这个顺序和考试的差别有差别,都有待确认。
[主持人]: 对考生能力上的要求有没有什么变化呢?深层次透露出来的是什么逻辑的关系呢?
[伍景玉]: 公职考试考试核心永远是公共基本能力素养的基本测试,从本质来讲测查难度和目标是没有变的,只是在形式上今年感觉有所变化。如果我们的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除了关注形式上这两张试卷,能够看到试卷背后实质性的能力要求或者核心要求,对试卷把控来说,从变化的角度来说,变形是不变本质的。
[伍景玉]: 本质的要求是职业最基本行政素养能力,无论题型是加了还是减了都是职业基本能力筛选的考核点。现在的行政基本职业能力扣到十几种题型上,每年抽题型中的几中,基本是能力考核点。
[主持人]: 能力考核从题型题量上考察出来吗?
[伍景玉]: 从整个试卷来说,可以很清晰的展示出来,或者体现出来。今年140变成135道题,实质的时间点还是要求你做决策的速度要快,你反映信息速度要快,在能力这个点上,核心点是没有变的,虽然形式上有所变化,或者说有的题型减了,有的难度变了,整个职业的核心是没有变的。你必须用最短的时间作出最快的处理。
[主持人]: 从这次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个模块都有一些变化,我们从考生认为比较困难的方面,李委明老师在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这块是学生最重要的一块,这方面有变化吗?
[李委明]: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题量,有五道题不见了,有的同学出现了手忙脚乱的情形,这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考数字推理并不是第一次,是第二次,到2005年还增加到了10道,其他的都是5道,如果你有充分的复习,对这种“非预期”要有自己的预期,完全没有必要影响自己的答题。第二,关于难度。这个难度就大家最关心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这两部分,从某种意义,这几年的国考这两部分的难度一年比一年高,今年仍然延续了以往的难度,客观的来分析,很多考生上了考场拿到题目,第一感觉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看上去简单了,但是真正做的话,大家都反映,其实形式上的简单,背后包含着实际程度的加难。具体分析什么样呢?很容易看懂这个题在说什么,不像以前花很长时间不知道这道题考什么,但是具体做的时候,发现有相当的题目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有非常大的难题。从资料分析审题也变简单 了,或者说能判断出每段在说什么,另外综合材料,这种综合本身加大了难度,但是每一篇的难度并不大,这在于材料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并且大家可以看出计算的难度加大了,但是基本上没有不需要算的,其中有一半是需要简单的估算,还有一半左右在估算的基础上需要用一些技巧。所以看上去形式不太难,实际上难度上升了。所以总体来说,是稳中有升的难度情况。
[主持人]: 数量关系的题来讲,在复习充分与否上有什么区别吗?
[李委明]: 从策略上来说,难度今年的区分度非常大,或者说题目简单的题目非常简单,难的题目非常难,所以从策略上来说,如果基础不是那么好,选择其中大概一半或者一半多一点比较简单的题目进行突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另外,非策略,就是我们的知识点和我们的技巧上来说,考察的都是非常基本的,比如从题型上行程、工程、利润问题等等,没有一道题是超过传统意义的范畴,或者很难看到新的亮点,但是这里考察的每一种题型都非常基础,要求我们利用基本的公式等等,还有一些需要技巧,比如说我们的转化归一法等等用的方法比较传统,但是这些方法背后需要我们的基本功、基本知识点有非常熟练的把握,否则这样的题目在15分钟完成15道题基本上是很难的。
[主持人]: 基础好的同学会答的比较好,因为每年的考生有临时抱佛脚的,这样的很多,但是今年的题来看,一定要基础非常好才能答的特别充分。
[李委明]: 是的。
[主持人]: 判断推理方面,今年来看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蔡金龙]: 整个题量增加了,类比推理5道变10道,从今年整体情况来看,同学普遍认为难了,题量减为35道,但是难度但了是平均单题的难度增加了。从判断来说,就图形推理而言,所有的同学会觉得新鲜感很多,如果考试的时候遇到新鲜感就是有难度了,我们发现后五道题可能考生根本没有见过。长期研究图形的会发现测试用了这种题型,只是搬到了我们这里的现场。可以这么说,和我们最早的预期是一样的,理解图形的比强化学习吐心的一条两条三条规律更为重要,深入理解图形对于新的题型的解决只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在未来学习图形过程中,对于图形本质的认识要强于他的表现形式。今年对于按照学习图形本质属性的考试来说是一个福音。因为他会发现十道题都可以顺手做下来,反而觉得可能比以往难度更少了,因为我很容易从图形的表面挖出本质。当然说我只学了一些规律,会有一些考生只学了一些规律,对于这些考生今年很茫然,因为什么呢?一个新的规律产生我没有见过。所以对于图形来说,会有一些同学,就说和我们预期的一样,会有一些学习底层规律的同学会会心一笑。
[蔡金龙]: 定义和对比是复合性更加强调,稳中求升。被定义项是复合性质的,比如政策性收益,你发现读这个定义的时候我没有告诉你这个定义,但是你知道跟政策相关,跟收益相关。比如说行政指令,我们看到行政,看到指令,因为我们整个考完试以后回访了一些学员,这些学员给我们回应了一些试题,可能他们的理解有偏差,希望大家理解。还有反向诱导,你读概念的时候是两个概念的复合。
[蔡金龙]: 还有逻辑里,我们说论证题10道有了6个,这个是完全合情合理,第二形式推理更加生活化。是否了解自己,是否了解别人,这是知己知彼,这样生活中很常见的话,要求你把其中的形式逻辑推导出来,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中的文化,生活中的语言。一条是论证,因为生活需要它,一条是生活推理的日常化。这两点是我们考察的比较多的。
[主持人]: 这方面的题在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这方面的内容,是不是对我们有更加经验的考生有优势呢?对于应届的考生来讲稍微有一些困难呢?
[蔡金龙]: 对,我们可以从这几年的整个公告来看,希望有工作经历的人越来越多,比例达到80%以上,这对我们有工作经验的人有更大的优势,因为这样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有思考过,比如说汽车限行,比如说看图表的时候,为什么它下降的规律跟其他的不同。对于这些解释,其实是一个人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应用,希望大家通过现象思考内部的逻辑、数学或者言语的问题。
[蔡金龙]: 因为这些现象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都看得到,只是希望你多想想。
[主持人]: 能力是一个基础,知识面通过平时的积累广泛的了解。还有一方面是言语表达,言语理解以及常识这方面的,今年有什么变化吗?
[伍景玉]: 言语我们参照去年来说,今年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或者说给考生感觉,言语在形式上加难了,跟大纲不一致的在阅读量上,在一般的解题,特别是你刚才说的临时抱佛脚的同学语感占了很大的比重,言语这几年题型没有太大的突破,都是片断阅读和选词填空,在今年考试上来说,加难的点是信息量的加大,从平均值上来看,去年每道题阅读量,在247字左右每道题,今年得到的值是250字左右每道题,每道题增加了几个字的阅读量,平均值只增加了3个字左右的阅读,但是对于考试的时间来说提高的不小了。而且从今年言语考试具体考题上与大纲有一定的不符,或者说有一些没有对接的。大纲上说了三种题型,还有一种是语句表达,在考生思维当中,或者说历史性题提示的情形下,应该表现成歧义句或者病句,但是没有语句表达的考核。
[伍景玉]: 从整体来讲,言语部分和往年相比难度是有所加大,但是没有太大的质的突破,也就说对我们考生来说,如果你把以往的真题和一些相关知识复习到位,在考试的现场上出现这种措手不及,和出现意外的加难的感受,这种可能性比较小,相对考生掌握比较细腻的话,会感觉到比较庆幸。
[伍景玉]: 细致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判断阅读,异图推断图占的比重比较大,异图推断图对考生的语言功底考核要求比较高。如果有时间,我们再从个体上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剖析,现在从宏观上把握一下。
[伍景玉]: 今年的常识,在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我们着重给大家指引,告诉大家真正今年考试的过程中,常识变化是会很大的,而且大的点有一个核心,就是怎么都不会脱离,或者说感觉比较距离感,今年的常识肯定是危情国情社情的基本知识考核。今天上午题出来以后,这点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印证。我们看今年常识的题,其实还有一个相对大的突破,就是换了位置。而且换的位置很超乎我们普通考生的预期,因为总认为常识是不重要的,其实常识是会给你一种很深刻试卷整体影响的。为什么呢?放在最后的时候,你把它忽略了你会觉得很可惜,因为题量还是比较大的。还有常识不是一点都不会,所以当放到最后的时候会觉得很可惜,抱着惋惜的态度离开了考场。但是今年放到了第一位。对整张试卷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大。今年常识难度加大,加大了社情国情的考察,这样的话没有一道题是可以拿的准。有的学员如果按步就班的答,第一部分接触的是25道常识题,这么多的常识题如果答出来都不顺手的话,这个常识部分对试卷的影响就很大了,直接让你觉得没有准备很充分,因为这个题都没有什么把握。但是如果说放在最后,只是惋惜的离开了。所以说无论常识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常识的考核都会对整张试卷产生相当深的影响。今年关于国情社情的知识面,或者说在备考的时候,基于职业能力倾向的要求都是很简单的。
[伍景玉]: 国情社情大视野一打开在真正的常识过程中就很容易了。像人口普查,还有金砖四国,如果从大的对国情社情的掌握,打开你地思维视野,对于公职人员来说,国家有重点,有标志性的东西都要了解很清楚,这不是押题问题,而是你素质感知的问题。所以视野打开的话就很容易,或者说相对来说很好的去找到他的主线,更加生活,或者说更加普及化的复习,而不是抱着一本书看。
[主持人]: 刚才伍景玉老师说了,这次把常识放在了第一位置,去年是言语理解,把常识提到最开始,是不是对大部分考生来讲,按照这个顺序答的话,就是先答言语的话,相比来说答题效果会有差距呢?
[伍景玉]: 这样答肯定会有效果的。我很精细的跟考生说过,在答题的时候尽量用战略性的方式答题。让他的损失值或者说不利预期压缩在最小的状态上,所以那会儿给大家的设计,根据每个人知识背景不同,比如说你的工科背景很扎实,你的知识也是很多元的,处理信息,处理资料能力特别强,就先把数字层面的,还有信息层面的处理。如果你的文字功底或者或者知识的广博度不是很大的话,不要先答心理常识。如果是文科背景的,就可以重新梳理一下和策划一下自己的答题顺序。还有,在每个人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有收益最大化的收益,思维更快捷一些,没准还能激发一些潜能,在双重的因素下能够达到最好的分数值。
[主持人]: 还有一个疑问,参加考试有很多文科生,发怵的是数量分析和资料分析等,如果全部放弃都浪费是很大的。这怎么处理呢?
[李委明]: 先做简单的题目是永恒不变的策略,如果文字功底比较强,可以先做语言,因为这样的题你做的比较顺,可以把数学运算和资料分析放在最后,这是很好的策略,但是全盘放弃是不可取的。今年的情况跟两年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难度非常低。
[李委明]: 如果资料分析里十道题只拿了五道题的分数,这些分数是很重要的,这五道简单的题目有可能就是你跟别人的区分度,这五道题可能让你跟别人保持一样的水平,好的同学可能再多做两道题,但是你的语言比较好,你做的比较好,这样一来一回,如果你不做的话,可能差别就比较大了,我们要最大化的减少自己的损失,一般会达到自己想要的分数。如果碰到自己不会的题也要蒙上,不要空在那里。
[主持人]: 如果有40道题我起码做多少道地是一个底线呢?
[李委明]: 这跟两个有关系,第一个是你报考的部门,我们一般认为越好肯定分数一般会越高。另外,竞争,竞争越激烈分数要求越高。这些分数很容易查到,我的博客上就有以往三年所有职位面试的分数线,你可以看看类似的职位大概是多少分,可能是120、110,或者是其他的分数,这是一个前提,你得知道是多少分。还有如果你的行测奔着70分去的话,放弃20分左右,我所谓的“放弃”是加引号的,你可以不认真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20道题可能是零星的分散在各个部分当中,自己差的部分分散的多一点,比较好的部分分的少一点,但是一定是各个部分中最难的题目,这些题目采取直接蒙,或者凭感觉蒙,这样得到的效果,根据你的要求是没有问题的。
[主持人]: 需要蒙的题目比例大吗?
[李委明]: 如果大家准备比较充分的话,这些题蒙的比例相对比较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个人认为大家所谓的蒙主要在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上,其他的地方也有一些,但是不多。比如说选词填空,你蒙得把词填进去,我感觉A选项念的是最舒服的,这也叫蒙。但是数学题纯粹没有思路,或者说资料分析纯粹没有时间看,或者纯粹看不懂,这样的话,只能纯粹的蒙了。这类题目从今天的情形来看还是非常少的,并不多。所以我觉得策略得当的话,今年蒙的题量应该是往小的走,不需要那么多。但是也有,有一些对技巧要求比较高的题目,对基本功要求比较高的题目,比如说有一道几何题,可能需要大量的基本功,得知道一个数据,还得备上好几个数据,这可能就难了,如果同学能感觉到这背后强大的计算,就可以蒙了。
[主持人]: 根据这两年报考的人数来看,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大的考生还是处于裸考的状态,就今年行测的题来看,成功率是不是越来越低了?
[李委明]: 这几年能看到一个情况,虽然每年裸考的比率非常大,但是客观的说这个比例越来越小了,今年应该是140多万,我觉得纯裸考一点准备都没有的考生应该是不超过五分之一,认认真真复习过,比如说一个月,或者说更长的,两三个月,半年的,认真复习过的,我个人觉得大概逼近了一半左右,这跟以往的感觉来比,能反映出考试的难度越来越高,考试的规律越来越稳定。我个人感觉并不是说一定说要报个班学习,也不是把所有的题目做完,但是对一个想考好的话,基本的复习,基本的准备,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主持人]: 把握以往的规律是很重要的。
[李委明]: 非常重要,题目的延续性很强,可能具体考的形式在变,但是背后考的题型和方法差别越来越小,甚至有的出现了完全相同的数字和题目。
[主持人]: 从五个模块来讲,言语理解、常识判断这方面,有的考生能应对,但是每道题的题量比较长,又浪费时间,像有的数学题非常短,但是又非常注重自己的能力,怎么衡量这几方面呢?
[伍景玉]: 这是分不出伯仲的,这个梯度很重要,这个梯度是难度梯度,五大模块的梯度来说,根据每个人的知识底蕴不同,有一个模块难度梯度,理工科觉得数据资料比较容易,文科觉得言语还有判断,比较细腻的难度梯度比较小,在战略层面上,按照由简单到难的来答,但是我们不主张放弃的,为什么从战略层面上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就是想让你在两个小时之内把所有的题有机会读一遍,而且这中间尽量保持心情好,因为有优势的先答整个容易把握。如果顺序答好,很多很多东西水到渠成自然就出来了,自然答案就出来了。我们所说的一定意义上的放弃是主动的放弃,而不是被动的放弃,因为体觉得它对你来说比较难,而且又浪费时间,所以才放弃了。
[伍景玉]: 你不能笼统说只做上面不做下面,这是不对的。我们在解决的过程中要有绝对意义上的取舍,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全部按照同一个精力来完成。
[主持人]: 感觉今年的考试给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呢?
[蔡金龙]: 印象最深的行测,是把职业的倾向重中之重来测查的。我就要问了,如何达到行政能力职业倾向测试的时候,把职业倾向真真正正测查出来,这几年的变化可以印证这点。有这么几点,第一,背景上而言是不是更加强调生活化的常识,强调还原生产生活现状。第二,能力的测验越来越凸显。不管形式怎么办?但是底层的能力测试是不变的。能力扎扎实实的提高,有没有作为自己在复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点。在盲目的学习题型,在学习题型的基础上是不是提炼自己的能力,考生有没有想到呢?第三,作为职业能力一个倾向性的测试,对于平衡性的考察,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你要有多方面的能力,不管是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平均平衡性的考察越来越重要。数字推理不考了,明年有没有考验再考?有!有没有考的再多?有!这说明对于考生的备考强度增加了。你会发现去年定义多了,类比多了,图形少了,数字推理少了,这个少了,那个多了,就说明什么呢?考察的平衡性越来越强了。
[蔡金龙]: 这是我对整个行测的认识。
[李委明]: 我最深刻的印象,看到这个试卷,我个人感觉还是非常高兴,因为题目奔着越来越科学,一定要说唯一的一个印象深刻的话,我个人感觉,它有区分度。我挺喜欢今年的区分度的,有中等的,有比较简单的,也有比较难的,应该说这样的设置更容易把大家的基础的水平完全考察出来。但是我们的行测试卷区分度又是杂乱无章的,什么意思呢?比如说15道题,有5道简单,5到中等,5道最难的,但是他们难易程度不是按顺序来排的,这就需要同学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挑出比较简单的题目来做,这是我认为印象比较深刻的。
[伍景玉]: 相对来说我觉这个试卷在蔡金龙老师和李委明老师的分析的认知之外,同学们应该更加注重试卷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脉性,我们看到判断和常识,还有数量,爱很多是相通的。我建议下面复习的时候,不要绝对割裂开,只复习某个模块。里面的内在很多是相通的。我建议给大家一个提示,让试卷整体化。
[主持人]: 今天上午行测的考试已经正式结束了,考生一个重担落下来了,不管怎么样觉得考的好考生赶紧进入备战状态,准备下一步的面试,觉得自己考的不是很理想的考生也会得到很多收获,希望大家调整好心态。迎接下一站的挑战,好,谢谢三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