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万考生翘首企盼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终于华丽地落下帷幕。“统筹城乡发展,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和“传承黄河精神”这些大家熟悉的社会热点,分别成为了地市以下行政执法类和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的申论考试主题。具体而言,本次申论考试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两类职位、两套试卷,两个主题
从2010年的国考申论大纲已明确提出,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去年的考试进行了首次尝试,围绕统一主题,设置了两类试卷。2011年的大纲一字未变,此次的考题,则是根据大纲进一步,围绕两个主题设置了两类试卷。
二、紧扣社会热点,深入考察国情、社情
教育问题是百姓关心、媒体关注的重要问题。2010年6月21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一次突出了国家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如果报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平时对该社会热点进行关注,不难发现“统筹城乡发展,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正是此次考试的主题。作为未来的准公务员,关注社会热点和了解国情民情无疑是一名合格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无疑是我们要了解的最大的国情,了解黄河精神、传承黄河精神无疑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题型稳中有变
本次申论考试的两份试卷,均包含四道大题(5道小题)。省部级(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申论考试的第二题是“给定材料3介绍了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等流域出现的生态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治理举措。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国治理黄河可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如果考生对国考真题比较了解的话不难发现,2008年国考第二题也曾出现过此类题型,题目要求“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这无疑体现了申论考试的稳定和严谨。
省部级(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申论考试的第三题是“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题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给定材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这道题是一道新题型。宣传手册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因此每一部分都要写出内容要点。而每一部分的内容要点基本上都来自材料,只需要找到答题的角度即可。
四、材料字数多
很多考生拿到申论试卷第一印象,都觉得此次考试材料字数大约较多,大约有8000字,而2010年国考申论考试两类试卷的材料字数大约为6000字。
五、通俗易懂
考生如果仔细阅读材料,却发现材料较去年则更易懂。比如省部级(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试题,第一篇材料介绍了黄河的地理状况和历史意义,通俗易懂、文学性增强。
六、材料组成类型有所创新
在以往的申论材料类型中,往往会国外的做法进行介绍,要求考生结合我国现实,借鉴国外做法;而在今年的考试中,不仅要求考生横向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做法,而且要纵向对比中国古代、现代的做法。
七、答题字数增多,增加书写内容
总体算来,2011年省部级(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写2100字左右,比去年增加了150字,这也就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八、公文依然是考察重点
地市以下行政执法类申论试卷第二题是“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材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这实际是在测查考生对公开信这种公文的考察。
九、强调申论思维,避免套路
正如申论大纲明确要求的,申论的考试主要是能力性考试,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各位考生一定要避免模板化和程序化,而要根据材料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