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会计职称

考试吧>会计职称>复习指导>中级会计实务>正文
2011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基础讲解(3)
考试吧(Exam8.com) 2010-11-20 18:28:22 评论(0)条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本节包括两个知识点:第一,六项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及其确认条件;第二,会计计量属性。

  一、会计要素概念和分类

  1.概念:

  会计存在核算对象——即企业的资金运动,运动过程是客观的,这也是国际会计趋同的本质原因。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

  不同国家会计体系将会计对象分为不同的会计要素,分类方式虽然不同,加总起来都体现了会计对象整体。我国会计准则中分为六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2)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分类。

  会计要素需进一步按照会计科目分类,才能提供满足报表使用者需要的所有信息。如资产可以分类为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而更进一步,固定资产仍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电脑、厂房、设备等,类别的不同可通过明细科目予以反映。

  由此可见,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分类。

2011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基础讲解

  2.分类:我国会计准则中,会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要素,并相应的形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成为企业决策的基础。

  二、资产

  1.资产的定义和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举例】企业签订合同,约定在半年后购买产品,在签订合同时不确认资产。

  (2)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举例】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拥有实际控制权,确认为资产。

  (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举例】待处理财产损失。这个项目通常有借方余额,但是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不能体现在报表中。虽然日常核算中该科目余额具有资产的性质,但是不能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所以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2.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概率在50%以上)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负债

  1.负债的定义和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其对应的概念是潜在义务,现时义务可进一步分为法定义务(例如签订合同发生借款)和推定义务(例如: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2011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基础讲解

  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所有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所以,从项目名称上看,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在账务处理上,反映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属于综合收益的一部分。从2009年起,我国的利润表后面增加了“综合收益”项目,其等于“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项目金额总和,“其他综合收益”就是这里所讲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其金额也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金额。

  五、收入

  1.收入的定义和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需减去为形成经济利益流入所付出的代价。收入具体分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以及建造合同收入等。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六、费用

  1.费用的定义和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拓展】

  ①费用不包括“营业外支出”,不包括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支出;

  ②费用与资产的关系:资产是费用的储备状态;

  ③费用与成本的关系:会计要素的“费用”是广义概念,具体核算时包括成本和期间费用;成本是费用的对象化,而费用更多关注时间期间。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七、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收入减费用后的结果,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利润的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例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例题8·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是资产的确认条件之一,并不是资产特征。

  【例题9·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

  A.委托代销商品

  B.委托加工物资

  C.待处理财产损失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正确答案』C

  【例题10·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有(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B.变卖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C.出售专利权的净收益

  D.金融资产重分类时发生的贷方差额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选项D,一般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例题11·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D.收入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A,负债应当是承担的现时义务,而不是潜在义务;选项C,利润还包括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选项D,收入不包括与所有者投入资本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选项B正确。

  【例题12·判断题】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 )

  『正确答案』×

  八、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现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

  1.企业日常核算,首选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基本的、首要的、首选的计量属性。体现可靠性要求。

  2.其他计量属性的使用

  (1)重置成本,是指在当前的情况,重新购买资产、承担债务的成本。

  【应用】资产盘盈

  (2)可变现净值,是指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销售的费用,减去预计税费后的净值。

  【应用】存货的期末计量

  (3)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金额。

  【应用】①分期付款购买或者销售资产(通常在3年以上)时,要将未来现金流量折为现值进行计量。

  ②资产减值时用现值作为减值判断的标准。

  (4)公允价值,是指当前情况下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是一种理念,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将其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来规定,属于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公允价值”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资产或负债当前的价值。

  【应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相关业务。

  【例题13·多选题】下列资产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 )。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商誉和无形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本章小结

  本章在考试中以客观题为主。重点包括:

  第一节:会计目标(2个)、会计假设(4个)、会计基础(1个);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

  要求理解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并掌握常见的能够体现信息质量要求的业务。

  第三节: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确认和计量,会计计量属性

  五个计量属性,了解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在具体业务中

展开全文

会计职称万题库

更多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实务
已有5829214人做题
下载
经济法基础
经济法基础
已有5664838人做题
下载

会计职称章节课

全部科目

会计职称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