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2009年8月开业,领受房产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土地使用证各一件;与其他企业订立加工承揽合同一份,所载金额80万元;订立财产保险合同一份,保费收入12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公司2009年8月份应缴纳的印花税税务处理的正确方法是( )。
A.领受房产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土地使用证适用定额税率,每件应税凭证5元
B.加工承揽合同一份应缴纳的印花税税额为400元
C.财产保险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税额为1200元
D.该公司2009年8月份应缴纳的印花税1605元
【答案】ABC
【解析】权利、许可证照、营业账簿中的其他账簿,均为按件贴花,单位税额为每件5元。
该公司应缴纳的印花税税额=5×4+800000×0.5‰+1200000×1‰=1620(元)。
该公司职工黄某与李某交换房屋,房地产评估机构评估黄某房屋价值36万元,李某房屋价值30万元,协商后黄某实际获得价差56000元,当地规定的契税税率为4%。
2.公司职工黄某与李某交换房屋,税务处理的正确方法是( )。
A.黄某应缴纳契税2240元
B.李某应缴纳契税2240元
C.黄某与李某应共同缴纳契税
D.黄某与李某协商确定由一方缴纳契税
【答案】B
【解析】契税由权属的承受人缴纳,即谁买房,谁缴纳契税。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的计税依据,为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价格的差额。
李某应缴纳的契税税额=56000×4%=2240(元)。
该公司职工肖某自有一幢楼房,共16间,其中用于生活居住的3间,用于开餐馆的4间(用于开餐馆的房屋原值为80000元),剩余的9间房出租给某公司,每月共收取租金5000元。该地区规定按房产原值一次扣除20%后的余值计税。
3. 对公司职工肖某将自有一幢楼房,用于生活居住、用于开餐馆、用于出租给某公司的行为,税务处理的正确方法是( )。
A.个人营业用的房屋年应纳的房产税税额768元
B.居民出租房屋年应纳的房产税税额7200元
C.该居民当年应实际缴纳的房产税税额10200元
D.该居民用于生活居住的3间免征房产税
【答案】ABD
【解析】该居民的房屋应分摊计税:
个人营业用的房屋年应纳的房产税税额=80000×(1-20%)×1.2%=768(元)
居民出租房屋年应纳的房产税税额=5000×12×12%=7200(元)
该居民当年应实际缴纳的房产税税额=768+7200=7968(元)。
A公司于2009年4月6日签发一张银行承兑汇票给B公司,汇票金额200万元,到期日为2009年7月6日,付款人是甲商业银行,乙公司为保证人。B公司于5月9日向丙公司提示承兑后,将汇票背书转让给C,C背书转让给D,D又背书转让给E,持票人E于2009年7月20日向甲商业银行提示付款。
1.若B公司于5月9日向甲银行请求承兑时,甲银行在汇票上签注“承兑。A公司款到后支付。”下列关于甲银行付款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银行已经承兑,应当承担付款责任
B.应视为甲银行拒绝承兑,甲银行不承担付款责任
C.A公司给甲银行付款后,才承担付款责任
D.按A公司给甲银行付款的多少确定甲银行应承担的付款责任
【答案】B
【解析】付款人承兑汇票,不得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甲银行在B公司汇票上的签注属于附条件的承兑,则视为拒绝承兑,故选B。
2.关于背书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票据背书行为无效
B.若C在背书转让给D时未及时签上D的名字,D在拿到票据后在背书栏上填写了自己的名字,即其签章无效
C.若C在背书转让给D时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后,D又将该票据背书转让给E,那么C对E不承担保证责任
D.背书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票据上的效力
【答案】CD
【解析】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票据到期日前背书。故选项A的说法错误。如果背书人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而将票据交付他人的,持票人在票据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的名称与背书人记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非无效,故选项B的说法错误。
3.当持票人E于2009年7月20日向甲商业银行提示付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商业银行应及时付款
B.甲商业银行以提示付款期已过为由拒绝付款
C.若E遭到拒付时,可以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D.若E遭到拒付时,其对出票人A公司可以行使追索权
【答案】BD
【解析】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10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在本题中,汇票到期日为2009年7月6日,那么E应在7月6日到7月16日之间提示付款,其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那么就丧失了其对前手B、C、D的追索权,但是可以对出票人A公司和承兑人甲商业银行行使追索权。故选项BD说法正确。
A县一个体户于某,主要从事摩托车零售业务,2009年与银行签订代扣税款协议,采取银行扣款的方式缴纳税款。2001年5月,A县国税局发现其还经营摩托车维修业务,遂按规定对其核定税款,核定每月税款为200元。2009年6月发现该个体户的银行存款不足扣缴税款,A县国税局对其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责令限期缴纳。在限期内仍未缴纳税款的情况下,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扣押了该业户一辆价值5000余元的摩托车。
1.若于某对A县国税局的核定缴纳税款的行为及扣押行为不服,可采取的救济方法是( )。
A.可以向A县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申请行政复议
B.可以直接向A县国税局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与A县国税局进行协商
D.对于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AD
【解析】对于A县国税局的征税行为即对于某作出的核定每月缴纳税款200元的决定不服的,于某只能先申请行政复议,对于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提起行政诉讼。对于扣押行为不服的,既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提起诉讼,综合来看,排除选项B。对于救济方法,没有与行政机关协商减轻的方法,故选项C的说法错误,本题应选AD。
2.关于A县国税局对于某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县国税局的扣押行为是合法有效的
B.A县国税局采取强制措施时须经该局局长批准
C.对于于某逾期仍不缴纳税款的行为,A县国税局可以对扣押的物品进行拍卖或变卖
D.若A县国税局将其扣押的物品进行拍卖时,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可参与被拍卖或变卖的物品的竞买
【答案】BC
【解析】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变卖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
其他财产。个体户于某欠税200元,摩托车的价值与欠缴税款数额相差太大,属于超标准扣押,故A县国税局的扣押行为不合法,选项A错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被拍卖或变卖商品、货物、其他财产的竞买或收购,也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或收购。故选项D的说法错误。选项C符合适用拍卖或变卖的情形。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按规定解缴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故选项B的说法正确。
3.若于某对A县国税局的扣押行为不服的,应当自( )提起行政诉讼。
A.自国税局作出扣押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
B.自于某知道扣押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
C.自国税局作出扣押行为之日起15日内
D.自于某知道扣押决定之日起15日内
【答案】B
【解析】对于扣押行为不服的,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提起诉讼。若直接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若先申请行政复议的,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故选B。